新冠肺炎求助平台 辟谣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景谷发布微信公众号 景谷融媒抖音号 景谷融媒快手号 景谷融媒微博 七彩云端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景谷文旅
 
【农文旅融合】景谷凤山:“三路”引领农文旅深度融合 释放乡村振兴新动能

来源:凤山镇 牛雨 时间:2025-09-08 阅读:

近年来,景谷县凤山镇立足资源禀赋,聚焦“周末游”经济,以党建引路筑牢根基、产业铺路激活动能、文旅富路增添活力,串联起“党建链、产业链、文旅链”,探索出一条以“小周末”带动“大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图片

图片

党建领路,点燃农文旅融合“红色引擎”

组织赋能促融合。凤山镇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党委统筹、支部主抓、党员带头、群众参与”联动机制,坚持将农文旅融合发展纳入全镇发展规划研究4次,以促农增收为切入点,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通过创新“党建+产业”模式,依托主题党日、交流活动等契机,组织党员学习农文旅政策、外出考察取经8次覆盖200余人,提升干部队伍谋划能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合作社的抱团发展优势、群众的能动作用,真正实现“党员聚在产业中、群众富在产业里”。

图片

图片

党员带头聚合力。推行“支部引路、党员带路、群众跟路”模式,健全完善致富带头人、乡贤等人才“聚、留、育、用”机制,通过提供创业扶持和实施“凤归巢”计划,共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扎根乡村100余人。同时,开展“党员示范户”“致富带头人”“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切实发挥“党员中心户”作用,全镇党员致富带头人结对联系包保群众,在产业发展、政策宣传等方面给予指导带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党员带着群众干、帮着群众赚、领着群众富,形成党群齐心共发展的局面。

图片

产业铺路,构建周末经济“多元矩阵”

产业协同,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持续推动农业与旅游深度嫁接,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产业格局,串联1.3万亩蔬菜、3.03万亩茶叶、3786亩咖啡、2100亩菠萝、50亩雪茄等多种产业实现创新性融合发展。做精“农”文章,镇级统筹产业规划与资源调配,构建产业协同的“多元矩阵”。以菠萝产业作为发展突破口,带动全镇深入挖掘“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壮大“产”的规模,打响“凤山菠萝”品牌,闯出一条以一品带一镇,实现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致富道路。2024年,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实现菠萝产业综合产值600余万元,带动210余户农户户均增收2.8万元。以果为媒,自开办凤山镇菠萝节以来,进一步打响了“菠萝旅游”品牌。菠萝节的举办不仅带动农户直接增收,还进一步扩大了对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凤山镇持续发展菠萝产业打下坚实基础。连续举办三届“菠萝节”,累计接待游客60万人次,实现经济收入1000余万元,提供灵活就业岗位80余个,累计带来务工收入70余万元,并获得普洱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入选作品。

图片

图片

农网融合,开拓云端经济新渠道。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依托农村电商发展,深入推进“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等联农带农机制,实现菠萝产地高效对接销售渠道,辐射带动菠萝种植户持续稳定增收,户均菠萝产值较市场建设前增加20%以上。积极培育本土乡村网红20余名,“菠萝西施”施天英、“乡土名人”陶健等网红脱颖而出,通过抖音、快手等热门短视频平台,开展农特产品直播销售活动,突破“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短板,扩大销售“朋友圈”,让凤山菠萝的特色“出圈”。在直播过程中,他们生动展示农产品的种植过程、特色优势,吸引大量粉丝关注,单场直播最高浏览量达111万人次,预计直播带货年收入20万元左右。通过“云端+特产”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图片

图片

文旅富路,激活全域旅游“蓬勃活力”

做优“康养经济”,培育绿色发展新优势。充分依托芒卡温泉、磨宽温泉等优质生态资源,高标准建设温泉民宿、森林康养基地,开发“康养+旅居”“康养+运动”等复合业态。在温泉民宿设计上,融入当地的民俗文化元素,让游客在享受温泉养生的同时,感受独特的文化氛围;在森林康养 基地,开设“温泉康养”“森林徒步”“健身理疗”等多样化的康养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深挖非遗文化,厚植文旅发展底蕴。坚持“以文 促旅”,加大对历史文物修缮保护使用力度,依托镇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复兴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段家大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弦、芦笙制作,创作系列文艺作品、自媒体短视频;充分发挥威远厅的载体作用,继续深入挖掘非遗资源,通过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投资非遗文旅产品开发推广,鼓励和支持非遗传承人、手工艺人创新组织形式等途径,加大文旅产业链的协作和整合力度,实现非遗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让陀螺、三弦、芦笙等凝结和传递着凤山独特历史记忆、共同情感和经验智慧的非遗瑰宝,进一步“活化”绽放、蓬勃壮大,成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传统文化弘扬的强大底气和重要支撑。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特色节庆活动,举办跳笙等文艺演出70余场,让传统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2024年,“羊撕打马撕蹄”舞蹈荣获县级民族民间歌舞大赛一等奖。

图片

凤山镇以资源禀赋为墨,绘就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凤山路径”,激活“周末游”经济,探索出党建引领、产业增效、群众受益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下一步,凤山镇将继续深耕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推动“周末经济”迈向“全域经济”,让乡村振兴成色更足,也为城乡融合发展贡献可复制的“凤山经验”。

本文来源:凤山镇 牛雨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老面“猫耳朵”
 
Copyright 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普洱市景谷县威远镇大寨树塔路802号 电话:0879-5229786 投稿邮箱:jgtvxinwenbu@126.com
滇ICP备202100632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106 不良信息举报:0879-5229786 投诉举报邮箱:jgxrmtzx@126.com
滇公网安备530824025308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