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文明实践】景谷凤山: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基层开花结果
来源:凤山镇 娜思 时间:2025-09-29 阅读: |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要求,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凤山镇围绕“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目标定位,在理论宣传、文化活动、志愿服务等领域开展文明实践系列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深入人心,让文明新风吹遍基层角落。
——多元宣传齐发力,政策普及“零距离” 凤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坚持把政策宣传作为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构建全方位、立体化政策宣传格局,确保惠民政策“讲得清、传得开、落得实”。 入户宣传“精准滴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队伍深入村(社区)农户家中开展“敲门行动”,面对面宣传医疗保险政策、养老保险政策,耐心解答群众关于缴费标准、报销流程、待遇领取等热点问题,切实解决“数字鸿沟”问题。同时,积极开展“抵制境外非法电视节目”宣传教育,增强群众国家安全意识和法治观念,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非法传播行为;围绕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政策,扎实开展土地延包政策宣传解读,确保政策家喻户晓、平稳推进。 集镇宣传“集中发力”。利用赶集日、节庆活动、学生放学等人流密集时机,在集镇设立政策宣传咨询台,开展主题鲜明的集中宣传活动。今年来,凤山镇围绕“就业创业、移风易俗、扫黄打非、文物保护、零工市场”等开展主题宣传活动9次,发放宣传手册1329份,发布岗位信息、讲解创业补贴政策,助力群众家门口就业;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抵制铺张浪费,弘扬文明新风;组织开展“绿书签进校园”专项行动2次,走进辖区中小学,引导青少年绿色阅读、文明上网,营造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 信息化手段“智慧赋能”。充分运用“互联网+文明实践”模式,依托村(社区)微信群、网格群等新媒体平台,定期推送医保缴费提醒、养老政策解读、就业招聘信息、文明倡议书等内容,实现政策“指尖可及”。同时,发挥农村“大喇叭”广播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的优势,每日定时播放政策音频、文明提示、安全提醒等。截至目前播放音频20余条,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实现宣传无死角、全覆盖。
——文化活动润心田,服务群众暖民心 在做好政策宣传的同时,实践所同步推进文化惠民与志愿服务,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文化活动有声有色。今年以来,依托元旦、春节、火把节、泼水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民族歌舞展演、“村晚”“文化大篷车”惠民演出、菠萝节系列活动等群众性文化活动8场,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文化盛宴”。同时常态化开展广场舞、陀螺、气排球、三弦芦笙跳笙等文体活动,增强群众幸福感与获得感。 志愿服务走深走实。组织“学雷锋·我行动”系列志愿服务,开展“三八”节环境卫生整治、清理河道垃圾、“党群合力共建绿美乡村”行动,美化人居环境;推进“防灾减灾六进”宣传,提升群众应急避险能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协助老年人完成电子医保卡激活、养老认证等操作,切实解决实际困难;联合学校开展“护苗行动伴成长”学雷锋系列活动,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凝心聚力再出发,文明实践再提升 凤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政策宣传“接地气”、文明实践“聚人气”、服务群众“有温度”。下一步,凤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将持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打造品牌,推动文明实践与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努力打造有温度、有活力、有特色的文明实践示范阵地,真正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为建设文明和谐、宜居宜业和美乡镇贡献坚实力量。 |
| 本文来源:凤山镇 娜思 |
| 上一篇:
【辉煌四十年·乡镇建设篇】威远镇40年变迁:从阡陌乡野到县域中心振兴实践 下一篇: 【生态文明】威远江自然保护区的“绿色脊梁”——思茅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