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佳宾,女,彝族,1975年12月生,中共党员,现任半坡乡中心校体育教师。1996年参加工作以来,她用29年的时光,把体育课堂变成孩子们逐梦的赛场,把校园文体活动打造成连接师生的纽带,更用满腔热情为乡亲们的文化生活注入活力。她是学生眼中“会编操的体育老师”,是同事心中“不知疲倦的实干家”,更是乡村大地上“传递温暖的教育使者”。 
深耕体育教学,用坚守点燃孩子运动梦想 她深知体育运动不仅能强健体魄,更能培养孩子的拼搏精神与团队意识。1996年至2015年,她多次代表县教体部门参加市级组织的4年一届“教育杯”“文明杯”比赛,先后斩获2次第一名、1次第三名、1次第五名的优异成绩。在校园里,她是孩子们运动梦想的“引路人”。无论是县级组织的职工运动会,还是学校自己举办的学生运动会,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赛场边,她手把手指导学生热身,纠正投篮姿势;记分牌前,她认真记录每一个数据,生怕出现丝毫差错;休息区,她给孩子们递水、擦汗,轻声疏导紧张情绪。在全县中学生篮球运动会中,她带领的男子篮球队、女子篮球敢打敢拼,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灵活的战术,分别获得全县第一名和第五名的佳绩。她常说:“学生眼里闪烁的热爱与自信,比任何奖杯都更耀眼。” 
扛起教研重担,用巧思让文体活动“活”起来 2011年,学校将体育教研组的重担交到吴佳宾手中,这一担,便是十余年。“不能让体育课只停留在‘跑圈、跳绳’的老模式,要让孩子们真正爱上运动,让校园充满活力与笑声。”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她深耕教研的初心。每年她都会精心策划冬季运动会、秋季篮球运动会,从赛程设计到场地布置,从安全保障到奖项设置,每一个细节都亲力亲为。为了拉近师生距离,她特意在运动会中加入教师学生趣味协作项目,在一次次传递、一场场接力中凝聚着师生同心的力量。此外,她主动承担学校“三操”(广播操、眼保健操、课间操)组织工作,每年开学前创新改编课间操,健身操、啦啦操、韵律操、武术操等,让学生年年有新鲜感。不仅如此,她还积极组织学校每年三八节的系列活动,趣味运动会、文艺表演、手工比赛、知识问答丰富多样,既充实女教师课余生活,更让校园洋溢温馨活力。 
投身文化传播,用热爱点亮乡村文化生活 在乡村文化传播的路上,吴佳宾始终步履不停。为展现半坡乡文化活力与独特风貌,吴佳宾多次代表半坡乡参与县级及跨乡镇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与赛事。2013年,她带领队员精心排练,在景谷县火把节比赛中荣获第二名;在景谷县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老年运动会健身操比赛中分别斩获二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的好成绩;2020年,在“巩固脱贫成效、感恩奋进”活动中助力安海村获全县第二名;2024年,带领学生参加全县第一届“象脚鼓”比赛获三等奖……每场活动,她都带着队员们反复排练,从动作整齐度到队形变换,都精心打磨,以专业能力与热忱展现半坡乡文化魅力。为让更多村民掌握舞蹈技能、感受运动快乐,多年来,她深耕文化下乡与普及工作,用文化温暖乡村、传递正向力量。她长期在乡文化站开展广场舞教学,搭建交流群整合资源,带动乡亲参与文化活动,让文化站成为群众“娱乐圣地”;2018年主动承担9个村的广场舞普及培训指导工作,从基础动作教起,推动广场舞在乡村普及;同时,她多次带领文艺队开展“文化惠民”慰问演出、“扫黑除恶”主题巡回演出、“巩固脱贫成效、感恩奋进”活动、“喜迎二十大,祝国庆华诞”主题表演等,用通俗的舞蹈、小品宣传相关知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知识、感恩之情、爱国情怀融入表演,在欢声笑语中传递文明新风与正向价值,增强乡亲们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29年的时光,吴佳宾把最美的青春献给了乡村教育,把最真的热爱留给了文体事业。如今,50岁的吴佳宾依旧活力满满。课堂上,她还在教孩子们打篮球、跳健身操,声音依旧洪亮,动作依旧有力;广场上,她还在带乡亲们跳广场舞,耐心指导每一个动作;舞台上,她还在传递乡村的文化魅力,笑容依旧灿烂。她就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牢牢扎根在乡村教育的土地上,用汗水浇灌教育之花,用热情点燃文化之火,成为身边每个人心中最温暖、最可敬的好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