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科技赋能】给白茶加上“科技锁”:景谷政府公共仓运营月余,构建产地信用新体系
来源:景谷发布 记者:曹明星 周洁 余纪华 通讯员:民乐镇 罗艳萍 时间:2025-09-18 阅读: |
古树白茶入仓扫码称重、数据上传、检测入库——在景谷县民乐镇秧塔大白茶政府公共仓,一套数字化系统正悄然改变着当地茶农的生活和白茶产业的生态。 “今天摘得六百多元!以前自己加工,起早贪黑,晚上摘回来要萎凋,早上起来要炒茶,炒完又得出去摘,太累了。”茶农陈明兵交完鲜叶后笑着说,“现在就方便了,交完鲜叶就回去,可以休息了。” 陈明兵的笑容背后,是秧塔大白茶政府公共仓运营一个多月来取得的实质性进展。自8月30日正式开仓运营以来,这个由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的智能仓储中心,正通过数字化手段为当地白茶产业注入新活力。 1 数字茶票,打通产销信用体系 在政府公共仓内,工作人员陶其永详细介绍了茶票系统的运作流程:“茶企先向茶联体发出入仓申请,我们对入仓茶叶进行农残和理化检测。检测合格后入库,茶联体后台就会生成茶票。” 陶其永拿着手中的设备演示道:“客户拿到茶票提货时,后台会收到订单,里面有具体提货时间,到时间就由公共仓直接发货。”这套系统不仅简化了流程,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产销之间的信任桥梁。 目前,公共仓已经收到12个茶票提货订单,其中3单已完成发货。数字茶票系统正逐步发挥其激活市场、创新消费场景的作用。 2 智能溯源,从茶园到茶杯全程可追溯 政府公共仓的最大亮点是其建立的全程可追溯体系。陶其永介绍说:“我们已经将整个秧塔村民小组六家茶叶初制所和47家农户的信息全部录入茶联体系统。” 每个茶企和茶农都拥有一个专属二维码。每次茶叶交易时,双方都要扫描二维码,交易信息立即反馈到茶联体系统后台。“我们每天给茶农结一次款,天天结算”,这种即时结算方式大大改善了茶农的现金流。 中农批云仓(福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宏博表示:“我们以政府公共仓作为节点,以茶联体溯源和茶票数字化系统,带动古树大白茶的溯源体系,为产地茶农打造一整套信用体系。” 3 科学仓储,智能科技守护茶叶品质 政府公共仓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仓库,而是一座茶叶品质的“智能堡垒”。 仓内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温湿度,区块链记录仓储轨迹,实现出入库“步步留痕”。这套科学仓储系统帮助茶农告别了储存不当导致的浪费,茶企依托智能管理降本增效,经销商也能获得品质稳定的货源。 4 产业升级,科技三把锁重塑茶产业生态 政府公共仓的开仓运营,是景谷深入贯彻“三茶统筹”发展理念、构建“品牌化+数字化+金融化”三位一体发展模式的重要实践。 景谷作为“中国大叶白茶县”,现存百余株树龄500年以上古树白茶,全县生态白茶园面积达20万亩,年产优质白茶1.3万吨,综合产值超50亿元。 公共仓通过物联网、AI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全流程溯源与品控,为茶叶品质提供信用背书,同时借助茶票提货、供应链金融等方式助力茶农增收、产业增效。 5 乡村振兴,小小茶叶成为富民产业 秧塔大白茶不仅是景谷的瑰宝,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随着政府公共仓的投运,茶农的收入更加稳定可观。陈明兵一天采摘收入就超过600元,而且不再需要起早贪黑地加工茶叶。 数字茶票系统为市场注入新活力。茶企通过预售缩短回款周期;消费者可扫码溯源、随时兑茶;交易数据上链存证保障透明。茶农拓宽了销售渠道,茶企加速了资金周转,经销商获得了便捷销售工具。 这种“政府主导、科技赋能、产业增效、茶农增收”的模式,正让一片片茶叶成为富民强县的金叶子。 政府公共仓的运营不仅实现了茶叶仓储的智能化升级,更通过茶票系统为市场注入了新活力。 茶企通过预售缩短回款周期,消费者可扫码溯源、随时兑茶,交易数据上链存证保障了交易透明。 数字赋能下,秧塔大白茶正以品质为基、创新为翼,飞向更广阔的市场。这片古老的茶叶产区,正在书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篇章。 |
本文来源:景谷发布 记者:曹明星 周洁 余纪华 通讯员:民乐镇 罗艳萍 |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生态文明】科研团队景谷探“菌”,解码真菌生态玄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