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乡村振兴】为古茶让路:景谷秧塔村的生态觉醒与产业振兴之路
来源:景谷发布 记者:曹明星 周洁 余纪华 通讯员:民乐镇 罗艳萍 时间:2025-09-15 阅读: |
在景谷县民乐镇的大山深处,一个古老的彝族村寨悄然发生着改变。秧塔村民小组,这个仅有47户164人的小村落,却拥有3908亩茶园,其中百年以上古茶树达1314株,最古老的已有600多年历史,被誉为“中国大叶白茶第一村”。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人居与茶树的矛盾日益凸显。部分村民房屋紧邻古茶树,生活污水、垃圾和畜禽养殖废弃物直接污染茶园土壤和水源,对古茶树的生长环境造成威胁。 2021—2022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推动下,民乐镇投入上海对口支援协作资金1230万元,实施“秧塔白茶文旅发展综合提升项目”。2024年又追加投资220万元,开展人居环境及公共服务设施整治提升项目。 作为村里首批生态搬迁的茶农,李健梅深切感受到了搬迁带来的变化。“最早搬迁的就是我家了。以前我们茶园就在家下面,生活污水都会流到茶园里面,我们很担心会影响茶园。搬迁出去后样样都好了,现在茶树长势好,价格也越来越好。” 这些项目涵盖了古茶园老旧房屋拆除、道路硬化、古茶树挂牌保护等多个方面。通过党员干部率先垂范、群众积极参与,实现了从单纯“治理”到科学“管理”的质的飞跃。 与此同时,当地借力古茶园的景观价值与文化底蕴,每年举办“秧塔大白茶开采节”,打造“古茶研学路线”,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古茶树、体验采茶制茶。 “现在我们老百姓都非常开心,老人都说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会有这样的一天。”李健梅高兴地说,“现在来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最喜欢喝我们的大白茶了。” 如今走进秧塔生态茶园,昔日紧邻茶树的旧房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郁郁葱葱的古茶树和规整的茶园步道。随着人流量增多,李健梅有了新的打算:“我想接下来要搞个民宿,好好搞农家乐。现在人流量越来越大,找住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们准备用茶叶来做特色菜,比如茶叶煮腊肉、茶叶炒鸡蛋、茶叶煮饭等。” 为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民乐镇还建立了“古茶树保护台账”,对每一株古茶树编号登记,安排专人定期巡查养护,让百年古茶的基因得以延续。 民乐镇副镇长张以成表示:“保护秧塔古茶园,不是守着老茶树过日子,而是要让古茶活起来,成为乡村振兴的引擎。下一步,民乐镇将进一步完善生态茶园基础设施,建设茶叶加工体验区、古茶文化展示馆,让游客能够深度体验茶文化;同时加强与茶叶企业合作,开发白茶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条。” 从“生态搬迁”到“茶园焕新”,从“古茶保护”到“产业升级”,在沪滇协作项目的支持下,秧塔这个中国大叶白茶第一村正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 |
本文来源:景谷发布 记者:曹明星 周洁 余纪华 通讯员:民乐镇 罗艳萍 |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民生关注】景谷:“公房社管”让群众实现在小区门口办理入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