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委员风采】杨有坤:勇毅前行显担当,履职尽责展风采—记政协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第十届委员会医疗卫生界杨有坤委员
来源: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外事侨务委 时间:2025-01-05 阅读: |
2024年是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也是政协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委员会成立40周年。40年来,在中共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委的领导下,全县政协委员和参加单位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履职成果丰硕厚实,发展成就灿烂辉煌,为全县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和各族人民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勇毅前行显担当,履职尽责展风采 ——记政协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第十届委员会医疗卫生界杨有坤委员 杨有坤,政协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第十届医疗卫生界委员,县民政局工会主席、机关支部支委委员,景谷县殡葬服务中心主任,从事殡葬服务工作10余年,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忠实地在平凡的岗位中坚守初心和使命,创造了不凡的业绩,取得了遗体整容师中级技师、养老护理中级技师等证书,2023年被县委县直机关工委评为“实干先锋”。 他是勇于探索的开拓者 杨有坤作为景谷县殡仪馆馆长,在管理殡仪馆的日常运作之余,担负起了推动殡葬行业实践创新的重要角色。 “景谷县殡仪馆始建于1979年,基础设施陈旧、设备老化,收殓、火化服务条件差,提质改造迫在眉睫。”在杨有坤接任殡仪馆馆长之后,他毅然肩负起了这一重任。面对现实困难,杨有坤带领干部职工不断完善殡葬服务基础设施,持续优化馆内环境,逐渐解决了火化设备不能满足丧属需求的矛盾。他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资300多万元增设各类消防器材,新购置火化炉1台、殡仪车3台、消毒设备1套、冷藏设备16台。他凭借着对殡葬行业的一腔热血,不断思考和探索,力争推进公墓建设,探索出一条殡葬延伸服务的新路子,与有营业执照的雕刻公司合作,在墓园开展碑心石刻制,为丧者家属提供选择,方便丧者家属治丧。他还注重公墓管理提档升级。增加新墓穴51个,完成了吊钟山公墓安全防护栏、停车场、绿化、挡墙渗水防护、墓区排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建成600平方米生态安葬区并投入使用。同时,他敢于打破陋习,积极打造无烟馆区,制定馆内严禁焚烧纸钱、燃点香烛、燃放爆竹、垃圾分类管理等系列措施,通过常态化治理,殡仪馆总体服务环境、馆容馆貌得到明显改善,对外服务形象和群众满意度得到有力提升。 他是文明新风的倡导者 在传统农村社会,高价彩礼和奢华的丧事成为了久治不愈的社会问题。他在县政协的会议中多次提出,应该倡导简约而尊严的丧事办理方式,提倡“丧事简办”,反对铺张浪费。通过政协的提案系统,他不断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试图从制度层面减轻农村居民的经济压力,同时提高他们的文明意识。在推广节俭和尊重逝者的新风尚方面,杨有坤走访了每个乡(镇),深入村组和社区,向村民们普及文明丧葬的重要性。 在走访的过程中,杨有坤发现很多村民对于如何简办丧事感到迷茫和无从下手。针对此现状,他主动加强与民政、文化等多部门的沟通协作,精心策划并推出了一系列“包干式服务项目”清单,旨在全面推进并严格执行文明殡葬的相关规定。同时,他大力开展封建迷信祭祀用品的禁入、禁烧、禁摆工作,以净化社会风气。他积极倡导使用环保材料和方法进行丧葬,如生物降解骨灰盒和节能火化技术,这些措施不仅尊重了逝者,也保护了环境,体现了现代文明丧葬理念。他的工作不仅得到了政协内部的支持,也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赞誉。通过不懈努力,全县丧葬风气逐渐趋于文明和节约,这种变化虽然缓慢,但确实在根本上影响了人们对于生死、节俭和尊重的态度,提升了整个景谷丧葬文明程度。他用实际行动证明,每一个政协委员都能在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建设中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他是同心合力的协作者 在政协的众多会议中,杨有坤不仅仅是参与者,更是一个积极的推动者。凭借其在殡葬领域的深厚专业背景,他意识到医疗服务与殡葬服务之间存在的协同潜力。为了提高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效率,他提出了将这两个领域更紧密结合的提案,并在政协会议上积极倡导这一理念。 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杨有坤成功促使医疗部门和殡葬服务部门建立了合作机制。这一新的合作模式允许两个部门共享资源和信息,从而确保群众在面对生命的最后阶段时,能够得到更加人性化和有尊严的服务。如,医院在患者临终阶段能够及时通知殡仪馆,殡仪馆则提前做好准备,以尊重和全面的方式处理后事,确保逝者尊严和家属情感需求得到妥善照顾。 这种跨界合作不仅改善了殡葬服务的响应速度和质量,也使得医疗服务在处理生命终末阶段时更加完善和人性化。杨有坤的这一举措,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包括来自政协同僚、医疗和民政部门的专业人员,以及社区的普通居民。他的提案不仅仅是提升了两个服务部门的合作,更是增强了整个社会对于尊重生命和死亡的认识。 此外,这种模式的成功实施还为地区的民主政治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展示了政协如何能够在跨部门合作中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促进政策的实施和社会服务的改进。杨有坤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改善了具体的服务流程,也提高了政协在地区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和实际贡献。 杨有坤的工作展现了一个政协委员如何通过具体提案和跨部门合作,解决社区实际问题,提升民众生活质量的案例。他的努力证明了政协委员不仅能够提出问题,更能够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力量,通过创新的合作模式,实现服务的最优化和社会福祉的最大化。 他是无私无畏的奉献者 杨有坤在专业领域的贡献已经足够引人注目,然而他在社区服务和公益活动中的表现同样值得称赞。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他深知自己担负的社会责任,并始终将奉献精神贯穿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仅在办公室里提案和协调,他还经常走出办公室,深入到社区中去,直接参与到公益活动的实践中。 杨有坤特别关注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体的需求,他经常参与关爱老人、留守儿童的志愿服务活动,主动链接社会资源,在重大节假日为老人们送温暖、为孩子们送爱心,组织开展文化娱乐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温暖。此外,他还大力推广环保意识,每周组织职工进行卫生大清扫,不断美化殡仪馆周边环境,他还组织社区清洁活动,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环保行动,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 他的这些努力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极大地促进了社区的和谐与团结。杨有坤的行为激励了更多的政协委员和普通公民投身到社会服务和民主建设的工作中。他用责任诠释担当,他的故事广泛被传播,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的典范。他用实际行动证明,政协委员不只是政治身份的象征,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建设的先行者。 杨有坤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表现也反映了他对于当前社会问题的敏感度和责任感。如,在面对青少年教育和健康问题时,他不仅在会议中提出改善建议,还亲自参与到相关的辅导和健康教育项目中,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支持和资源。 通过这些多方面的努力,杨有坤不仅作为一个政协委员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更超越了职务的界限,成为了一个真正为民服务的公仆。他的行动和成就提升了政协委员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发挥了政协委员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公共福祉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他以勇毅前行的担当,不断为政协事业添彩,这些成就不仅让他受到了群众和同行的广泛赞誉,也使他成为了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 |
本文来源: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外事侨务委 |
上一篇:
【岁月鎏金 赓续荣光】岁月铭奉献,荣休延传承——县农科局为19位同志举行干部荣誉退休仪式 下一篇: 【乡村振兴】景谷首家现代化辣椒烘干厂运营成效初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