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扶持,各地机关、企事业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成效进一步凸显。一些人在抱怨找不到工作的同时,却有部分的工作岗位一人难求、招不满甚至招不到人。如何在现行政策下,用人单位与残疾人双向奔赴,最终实现残疾人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尤为重要。 
在政策宣传提高扶残助残氛围营造上下功夫。景谷充分利用就月援助月、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节时间节点进行残疾人就业条例、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等政策宣传。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联系机关、企事业单位,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相关政策宣传进机关、进单位、进企业、进学校,讲清楚机关、企事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利弊与社会责任,积极精准摸清机关、企事业需要的岗位需求,从而推动机关、企事业开发一部分适合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岗位,实现残疾人就业与用人单位需求的无缝对接,2023年,全县69家行政企事业单位累计安置残疾人就业134人,缴纳残疾人保障金737.6万元。做好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一人一档案,线上线下岗位推荐、谈心谈话等工作。三年来,30余名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得到一次性就业扶持资金补助3万元。 
在残疾人就业创业竞争能力提升上下功夫。老话讲的好,打铁还需本身硬。景谷结合当前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改造等方面的需求,加大残疾人的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2022年以来,全县共开展残疾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6期483人,中式面点师培训1期26人。开展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托养服务3期120人。鼓励残疾人报考各类职业技术学校,落实免费教育和特殊教育补贴政策。引导职业学校、企业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展订单式、委托式、储备式的培训,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024年,1名重度肢体残疾人参加昆明济世之家技能培训实现成功就业。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建立残疾人电商服务平台,为残疾人开展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提升就业层次,同时充分挖掘宣传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典型案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激发残疾人自身内在动力。 
在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上下功夫。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努力探索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结合“3815”战略及省、市残联的要求,把残疾人工作放到全县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和谋划。印发《景谷贯彻落实普洱市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部门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十项行动”、“四项保障”方面抓细抓实,抓出成效。2022年以来,全县共培育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乡村振兴帮扶基地2个,示范点8个,示范户80户,选树领军人才3人、电商创业户1人。 就业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是关乎民生的头等大事。下一步,县残联将强化部门联动,重点掌握有劳动力残疾人员的就业愿望、培训需求、创业意愿等信息,并建立动态台账,充分发挥基层就业服务平台作用,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指导、职业介绍、创业帮扶等。探索建立县直单位岗位预留制度,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推进政府购买服务,人社部门设置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公益性岗位,扩宽残疾人就业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