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求助平台 辟谣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景谷发布微信公众号 景谷融媒抖音号 景谷融媒快手号 景谷融媒微博 七彩云端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景谷时政 >> 乡镇动态
 
景谷威远:以“人才矩阵”激活乡村文化振兴“一池春水”

来源: 时间:2025-11-12 阅读:

冬日的景谷县威远镇,并未因寒意而沉寂,处处涌动着文化的活力。傍晚时分,各村寨的文化活动室里早已传出阵阵歌舞声;田间地头,乡村推荐官的手机镜头记录着村民们的辛勤;非遗工坊内,传承人手把手教授象脚鼓的制作……这一幕幕生动的场景,正是景谷县威远镇建强文化队伍、以文化力量驱散冬日寒意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威远镇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通过培育基层文艺队、宣传信息队伍、乡村推荐官、非遗传承人“四支队伍”,构建起一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文化生力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基层文艺队点燃群众文化热情

威远镇精准对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从村民、村干部、文化爱好者中择优培育93支基层文艺表演队,让“文艺轻骑兵”活跃在田间地头、院坝广场。五年来,这支队伍以节庆民俗为纽带,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累计开展民族歌舞展演、民俗文化展示、政策宣传情景剧等各类演出300余场次,从傣族嘎光舞、彝族跳笙舞,到农民运动会的文体互动啦啦操、新年期间的年货展销文艺助兴,节目内容紧扣时代脉搏、饱含乡土气息。

——宣传信息员奏响发展强音

在威远镇有一支特别的“轻骑兵”——由73人组成的宣传员信息队伍。他们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着家乡的点滴变化,传播着威远动人故事。

近年来,这支队伍通过专题培训、跟班学习、经验交流等常态化机制,持续提升队伍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和传播能力,他们深入产业发展一线、项目建设现场、村寨治理角落,用文字和镜头捕捉乡村振兴的鲜活瞬间,记录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故事。两年来,宣传信息获中央媒体采用20条、省级125条、市级82条、县级3400余条,“学习强国”平台采用160余条,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威远镇在产业培育、生态治理、民生改善、民族团结等方面的显著成效。“每一条稿件都是威远发展的足迹,每一次刊发都是对乡亲们奋斗的肯定,能让更多人了解威远的变化、看见乡村的希望,就是我们最大的价值。”镇宣传干事小罗同志的深切感悟,道出了全体宣传信息员的初心使命。

——乡村推荐官激活流量密码

2025年,威远镇顺势而为、创新举措,组建166人“威远乡村推荐官”队伍,成员涵盖返乡青年、文化能人、产业带头人等群体,他们既是乡村发展的参与者,也是家乡变化的见证者。他们拿起手机、走进田间、深入村寨,用短视频、直播、图文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全方位展示威远镇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和农特产品。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的美景打卡,到“芒发周周火喃咪”的民俗体验;从暖里村咖啡、公榔村七彩花生的田间直采,到象脚鼓制作的非遗展示,“乡村推荐官”们用朴实的语言、生动的镜头,让威远的“好物”“美景”“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在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乡村推荐官”农特产品推介活动中,28个村(社区)的推荐官依次登台展示丰收成果,单场活动带动农特产品销售额突破2万元。“乡村推荐官”队伍的出现,不仅创新了宣传方式,更直接打通了农产品销售新渠道,将“流量”转化为“销量”,为威远的文化传播和经济发展注入了全新的动能。

——非遗传承人锻造文明根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文化的“活化石”,是凝聚民族情感、延续文化根脉的重要载体。威远镇高度重视非遗传承保护,目前已培育15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1人、市级3人、县级10人,形成了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的传承梯队。通过“传习培训”“非遗赛事”等多元形式,传承人手把手教授技艺,让象脚鼓制作等非遗技艺走进青少年、融入日常生活。2024年举办的威远镇首届“象脚鼓舞”舞王大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既展现了非遗之美,也为传承交流搭建了平台,让这一“国家级非遗”名片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加入非遗传承行列,古老技艺在与现代生活的交融中焕发新生,不仅守住了乡村的精神家园,更成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独特魅力所在,让文化遗产真正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

四支文化队伍各司其职、协同发力,既让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弘扬,又让乡村发展充满创新活力,更让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下一步,景谷县威远镇将持续优化人才培育机制,完善服务保障措施,让更多文化人才扎根乡土、发光发热,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加深厚、持久的文化动力。


供稿:威远镇 王玮

本文来源: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特色产业】景谷威远:肉牛产业“犇”腾不息 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Copyright 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普洱市景谷县威远镇大寨树塔路802号 电话:0879-5229786 投稿邮箱:jgtvxinwenbu@126.com
滇ICP备202100632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106 不良信息举报:0879-5229786 投诉举报邮箱:jgxrmtzx@126.com
滇公网安备530824025308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