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乡村振兴】景谷碧安:秸秆“变废为宝”,绘就生态经济双赢新画卷
来源:碧安乡 李冬梅 时间:2025-11-03 阅读: |
秋收时节,景谷县碧安乡的田间地头处处呈现丰收忙碌景象。往年玉米收割后,村民刘民荣总会将秸秆就地焚烧,而如今,这些曾经被视作“废料”的秸秆却变成了一张张红色票子。在不少人还对秸秆处理方式犹豫不决时,刘民荣已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商机,积极收集村民丢弃的秸秆,用汗水换取可观回报。短短半个月,他已售出秸秆20余吨,增收近6000元。
刘民荣的秸秆,正是销往碧安乡富安社区的青干饲料加工厂。走进厂区,工人们熟练地操作设备,将一捆捆金黄的秸秆加工成一袋袋优质饲草。工厂每日收购秸秆约20吨,产出成品饲草约10吨。“我们与云南大学野象谷建立了稳定合作,目前已供应饲草20余吨,销售渠道畅通无阻。”加工厂负责人介绍道。
作为一个传统农业乡(镇),碧安乡常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万亩,每年产生秸秆约5.5万吨。过去,秸秆焚烧不仅污染空气,更成为困扰地方的“生态包袱”。而今,通过创新利用模式,曾经的“包袱”正逐步转化为群众增收的“绿色财富”。
据了解,该加工厂预计年处理秸秆量达20000吨,不仅实现了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有效减轻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还为周边农户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农户通过出售秸秆获得额外收入,每年可带动若干户家庭实现“家门口就业”,真正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碧安乡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是将“生态包袱”转化为“绿色财富”的生动实践,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鲜活写照。一幅生态友好、经济增收的美好图景,正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徐徐展开。 |
| 本文来源:碧安乡 李冬梅 |
|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乡村振兴】景谷威远:青山药材香 振兴画卷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