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景谷县威远镇暖里村,连绵起伏的山坡上,一片片咖啡林郁郁葱葱,咖啡鲜果挂满枝头。作为景谷县咖啡种植“第一村”,暖里村拥有1.4万亩咖啡种植面积,占全县咖啡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年采摘季鲜果产量达9600吨,咖啡产业收入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90%以上。 

“以前我们种咖啡都是各管各的,现在有了合作社带领,技术有人教、销路不用愁,收入也稳定了。”暖里村咖农许应荣一边打理着咖啡树,一边笑着说。这样的转变,得益于暖里村探索实践的“党建+合作社+咖农+基地”发展模式。 

近年来,暖里村争取省级财政衔接资金325万元,实施2500亩低产咖啡园改造,组织咖农做好水肥保障和病虫害防治。同时,积极引导咖农加入星巴克、雀巢等咖啡收购商的会员体系,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生产管理,不断提升咖啡品质。 

“我们不仅要种好咖啡,还要学会品鉴和推广咖啡。”暖里村党总支部书记许春介绍。为此,村委会专门打造了咖啡品鉴室,村干部带头考取初级咖啡师证书,为游客提供专业的咖啡品鉴体验。品鉴室推出多种品鉴方案,满足不同游客需求,并开通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展收入来源。 暖里村还注重培养咖啡产业带头人,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已成为暖里咖啡品质不断提升的秘诀。如今,越来越多的咖农不仅会种植,还学会了品鉴、讲解和推销,成为真正的“咖啡知识达人”。 
从种子到杯子,从基地到餐桌,从深山到品鉴室,暖里村踏出了咖啡文旅融合发展的坚实每一步。随着“咖啡+N”模式的深入推进,这颗小小的咖啡豆正成为带动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金豆豆”,让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