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走进景谷县威远镇公榔村的吊瓜种植基地,棚架上藤蔓缠绕,翠绿叶片间藏着饱满的果实,农户们正忙着追肥、除草,悉心管护这“致富瓜”。据基地负责人介绍,当前吊瓜进入生长关键期,预计11月至12月迎来采收,满园生机预示着丰收在即。 

公榔村吊瓜种植面积达90亩左右,经过精心培育,预计亩产可达250斤。按48元/公斤计算,每亩吊瓜可带来6000元收入,90亩基地年产值可达54万元。吊瓜一次种植可连续采收3-5年,无需年年投入种苗成本,长期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种吊瓜比普通农作物划算多了,前期搭好棚架后,后续管护省心,收入稳定,这五年的‘收益账’清清楚楚,心里踏实。”种植大户周志强满脸欣慰地说。 

吊瓜产业的发展,不仅让种植户尝到甜头,更给周边村民带来家门口的就业机会。从前期栽种搭架,到中期追肥除草,再到后期采收加工,每个环节都需要劳动力。目前,基地已稳定带动30户村民就近务工,务工人员日均收入100元。“我把家里3亩地流转给基地,每亩每年能拿到1000元租金,自己还能在基地打工,两份收入加起来,日子越过越有劲儿了。”村民周绍芬笑着说。像周绍芬这样通过吊瓜基地实现“双收入”的村民还有不少,基地成了大家名副其实的“致富平台”。 
产业要长久,销路是关键。公榔村吊瓜采用“自主加工+公司收购”模式,采收后经清洗、晾晒等工序加工成半成品,由合作公司收购,从源头解决“难卖”问题。“我们和公司签了长期合同,他们保底价收购,保证质量就不愁卖。”种植大户周志强介绍,“有了稳定销路,我们只管专心种好吊瓜,收入有保障,发展更有信心。” 如今,公榔村的吊瓜产业已成为特色支柱产业,既盘活了土地资源,又带动了村民增收。随着丰收季临近,这“浑身是宝”的吊瓜,正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铺就一条乡村振兴的“甜蜜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