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板上有能源,光伏板下能生金”。走进景谷县永平镇倮练村,一面面蓝色的光伏电板鳞次栉比地排列在坡地上,汲取着光源能量,板下成片的花生、黄豆等农作物郁郁葱葱,长势十分喜人,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景象。 
近年来,永平镇坚定不移地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大力推动新能源“农光互补”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积极探索绿色能源与现代农业有机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永平镇自然资源所所长刘世刚表示:“‘农光互补’意义重大,从能源角度而言,光伏发电属于清洁能源,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而在光伏板下发展产业,又能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率,真正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永平镇平均海拔为1250米,日照时间长、光照力度强,热区面积居景谷县第一,有着发展新能源光伏的天然优势。据了解,作为全镇光伏能源发展的重要试点,倮练村光伏项目涉及耕地面积852.67亩。该项目已于2024年9月29日成功并网发电,每年可提供7720.7万度绿色电能,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37万吨,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93万吨。 
“我们全家流转了70亩土地用于光伏项目建设,一年能收取土地租金42000元,项目建设时,我自己也来光伏施工地上务工,每天能挣150元-200元,既能照顾家里,又能增加一份收入。”倮练村村民苏有安说。 “我们村800多亩光伏建设用地全部种植了薯类作物,积极打造‘光伏+特色种植’的产业链条,现在就是板上有光伏,地上有产业,企业能发展,周边能务工,大家心里都高兴。”倮练村党总支部书记苏云伟说。 
除了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光伏项目还极大地拓宽了群众增收的渠道。在离地2.5米以上的光伏板下,不仅能种植花生、红薯等农作物,还能种植一些耐阴的中药材,比如黄精、重楼等。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创造务工岗位等方式,为群众在家门口提供了创收机会。曾经的山区坡地,如今正逐步转变为产出高效益的“良田”,村民们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绿色发展带来的生态成果。 “光伏发电项目不仅是当下的发展重点,更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将持续探索绿色新能源发展之路,发挥‘农光互补’模式的叠加优势,让绿色发展的红利更广泛地惠及每一位群众。”永平镇经济发展办主任陶宏说。 
目前,永平镇光伏发电项目正全面有序推进中,项目涉及耕地5600亩,并网发电后预计每年提供25.5兆瓦绿色电能。为地区提供清洁能源、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和生态保护贡献着积极力量,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美好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