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半坡乡曼伞村还笼罩在薄雾中,清脆的鸡鸣此起彼伏,打破了山野的宁静。放眼望去,成群毛色鲜亮、体态健硕的土鸡在林下悠然踱步、刨食嬉戏,或展翅扑腾,或引吭高歌,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生态养殖画卷。 
“咕咕咕……”在龙大哥的土鸡养殖基地上,干劲满满的一天从给他的鸡宝宝们发放早餐开始了。龙大哥边喂鸡饲料边介绍:“半坡乡森林资源丰富,发展林下养鸡模式,既能赋予鸡群接近自然的生长环境,又能实现林地资源的生态循环利用,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好路子。” 
半坡乡地处景谷城西南部澜沧江畔,作为典型山区乡,其立体气候显著,生态禀赋得天独厚。全乡林地面积达25004.4165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1.73%,丰沛的林地资源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广阔空间。绿色健康的养殖背景使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深受消费者欢迎。 “林下养鸡相较于传统圈舍养殖,生态福利优,鸡群更健康,鸡群在广阔林间自由活动,运动量充足,啄食青草、昆虫等天然饵料,有效提升鸡群体质和抗病能力,天然觅食大幅减少精饲料投入,显著降低饲养成本。生态放养模式赋予鸡肉质紧实、口感鲜美的独特风味,深受消费者欢迎。我跟我妹妹两家加起来,一年能卖出去两万多只,平均价格25元一公斤,最高能到28元一公斤。”龙大哥笑着说。 
为确保养殖成功,龙大哥在管理上下足“绣花”功夫。在鸡苗选择上,挑选了适应本地环境、抗病能力强的优质品种;建设了科学合理的鸡舍,既能遮风挡雨,又保证通风良好;根据鸡的生长阶段,合理搭配饲料,白天让鸡在林间自由觅食,傍晚适当补饲玉米、麸皮等;严格做好疫病防控工作,定期给鸡打疫苗、消毒鸡舍,确保鸡群健康成长。 

“我和我妹妹家现在每户每月进苗一千只,前期投资40多万,一年纯利润能有十五万左右。”龙大哥介绍。 通过科学管理和辛勤付出,龙大哥成功依托良好生态,捧起了“绿饭碗”,吃上了“生态饭”,真切享受到绿色发展带来的“生态红利”。他的成功实践产生了强大的示范效应。在龙大哥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认识到林下养鸡的潜力和价值,纷纷加入这一绿色产业。目前,曼伞村林下养鸡规模已突破万只,年产值达三十余万元,成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林下养鸡,正让这片绿水青山焕发新的生机,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下一步,半坡乡持续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深化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着力推动林下养鸡等特色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绿色动能”,为乡村振兴添加“新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