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下,踏进景谷县威远镇河东村河湾小组,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成片随风摇曳的“穗海”——河东村旱稻全面进入抽穗灌浆关键期,刚抽出的新穗虽未成熟,但形态初显、颗粒渐满,长势喜人,空气中满是清新穗香,农民丰收在望。 

党建引领拓新路。这喜人景象的背后,是党建引领的强劲动力。“旱稻具有抗旱节水、适应性强、易管理、省水省工等特点,特别适合我们这些旱地,我们要积极种植!”河东村河湾小组组长周兴林多次入户鼓励农户因地制宜种植旱稻。目前,河湾小组采用“党支部+技术人员+农户”的模式,共带动37户种植旱稻124亩。 

科学选种强根基。优质种子是旱稻丰产的关键保障,威远镇高度重视选种环节,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种植大户、对接农业科研单位等方式,并结合本地区气候条件、土壤特性与种植习惯,综合评估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和产量潜力,最终选出表现优异、稳产高效的旱优73和滇禾优34两个品种作为今年主推品种。 

农技下乡促丰产。在旱稻种植过程中,威远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根据旱稻生长的不同阶段提供针对性技术指导,从选种育苗到中耕除草,从水肥调控到病虫害绿色防控,农技人员讲解示范,让农户们掌握了科学种植的“金钥匙”。 

政策补贴安民心。威远镇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安全这一目标,精准制定并落实多项惠农政策,通过直接发放生产物资等方式,有效减轻农户负担。今年以来,全镇已累计为旱稻种植户发放复合肥4000公斤、尿素2000公斤、丁草胺440公斤及三环唑50公斤,大幅降低了农户生产成本,为旱稻丰收和粮食稳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截至目前,全镇旱稻种植面积已达1100余亩,覆盖11个行政村、35个村民小组,惠及农户240户。下一步,威远镇坚持因地制宜、绿色发展,将旱稻种植作为巩固粮食安全、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进一步加强科技服务与产销衔接,持续提升粮食产能,为乡村振兴增添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