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阳春三月,景谷镇2000余亩油菜褪去金黄,结出沉甸甸的果实。田间,收割机轰鸣穿梭,秸秆粉碎、菜籽分离一气呵成。“7亩地不到1小时收完,亩产120公斤,毛收入6000元!”种植户付大哥笑容满面地说。目前,景谷镇油菜机械化收割效率倍增,全镇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2%,颗粒归仓更省时省力。 
政策护航,冬闲田变“增收田”。景谷镇的油菜丰收,离不开政府“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精准施策。近年来,当地依托冬闲田轮作项目,通过免费发放优质油菜种子、硼肥等农资补贴,引导农户在秋收后抢种油菜,让土地全年无闲、效益倍增。同时,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推广“双低”高产油菜品种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为农户提供全程指导。2025年全镇油菜种植面积超2000亩,预计亩产110公斤,总产值160万元,带动农户增收90万元。 
产业融合,一地双收添活力。油菜与春茶生产无缝衔接,3月收割后农户即投入采茶,实现“一地双效”。花开时节,金黄油菜与翠绿茶山相映成景;丰收后,菜籽榨油延伸产业链。文山村更创新“油菜+滇黄精”复合种植,茶园树下种药材,一亩地发挥两亩效益,生态农业焕发新机。 
金色希冀,不负春光续华章。从人工挥镰到机械轰鸣,从单一耕作到多元融合,景谷镇以科技赋能传统农业,用政策激活土地潜力。这里,每一寸土地都跃动着勤劳的脉搏,每一粒果实都承载乡村振兴的宣言。2000亩油菜归仓之际,景谷镇正以生生不息的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续写金色未来! 
春风拂过,金色花海虽已结荚,但土地上的故事仍在续写。景谷镇以油菜为笔,以汗水为墨,在青山绿水间绘就了一幅产业兴、农民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