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筑梦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景谷“青年夜校”:青春充电站,技能提升“不打烊”!
来源:团县委 苏蒋玥玲 时间:2025-07-14 阅读: |
为有效服务青年成长发展需求,打造青年身边的“加油站”,团县委创新工作思路,精心打磨“青年夜校”项目,自“青年夜校”开展10个月以来服务青年600余人次,为县域青年搭建起集思想引领、技能提升、社交拓展、生活充实于一体的“夜间学堂”,探索出了一条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活跃基层青年文化生活的新路径,既为青年搭建了学习提升的平台,也为基层青年工作注入了新活力,成为凝聚青年、服务青年的重要载体。 ——精准把脉需求,课程设置“接地气” 围绕景谷青年职业发展与兴趣爱好,精准开展需求调研工作,精准设置实用技能类课程体系。截至目前,已开展22期青年夜校课程,通过茶艺、插花等生活美学类课程教学,助力青年提升生活审美素养与格调品位;瑜伽、普拉提、健身、台球、网球培训、减脂塑形操等运动健康类课程,不仅科学引导青年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增强身体素质,同时也响应了“健康中国”的号召;咖啡、摄影、人像摄影、架子鼓等实用技艺类课程,让青年掌握多元实用技能,拓宽兴趣发展空间;数字技能类课程通过学习生成式人工智能变革,聚焦deepseek使用赋能政务服务和团学工作,着力提升青年数字化办公能力,助力县域人才队伍建设;同时,针对性开展中医养生培训,为青年身心健康提供有力保障,全方位满足青年成长发展需求。 ——创新教学模式,学习体验“有活力” 为确保各类课程教学实效,采取线上与线下学习培训形式,结合生活美学、运动健康、实用技艺等不同课程特点,采用小班制教学,严格控制班级规模;推行体验式、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突出茶艺冲泡、插花造型、运动实操等动手实践环节,鼓励学员实时交流分享学习心得与实践经验,营造轻松活泼、高效有序的学习氛围,让青年在沉浸式参与中深化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提升技能运用水平。 ——整合资源平台,服务保障“强支撑” 整合景谷现有场地资源,按生活美学、运动健康、实用技艺、数字技能、中医养生等课程类别科学布点,实现“多点开花”,便利青年就近参与。各课程类别平均每月开展2期,通过常态化、规范化的课程安排,持续满足青年学习需求,让阵地资源效能得到充分释放。 建立“专业人员+本土达人”师资库,积极链接社会培训机构、行业协会及本地茶咖技艺能手、健身教练、摄影达人等优秀人才,保障课程专业性与可持续性。 课程以公益性为核心,结合地方实际,对开设的各类青年培训课程实行低收费或免费政策,切实降低青年参与门槛,让广大普通青年都能享受到优质培训资源,真正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有效扩大培训覆盖面和受益面。 ——成效初显,青春能量“聚起来” “青年夜校”有效填补青年“八小时外”学习提升与社交需求,通过系统化培训助其掌握新技能、拓展新视野,依托课程互动平台促进结识新朋友、构建良好社交圈,在提升综合素质的同时增强归属感与幸福感,让青年在景谷更有获得感、成长动力,为其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筑牢基础。 夜校课程的开设成为凝聚县域内不同行业、不同领域青年的重要纽带,积极培育积极向上的青年社群文化,有效增强了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拉近了团组织与青年的距离,为汇聚青年智慧力量、共促县域发展搭建了坚实平台,让广大青年在社群中找到组织归属、增强集体认同感,形成了青年群体同心同向、携手奋进的良好氛围。 数字技能等课程助力县域人才队伍建设,生活美学、中医养生等课程涵养青年人文素养与健康理念,运动健康类课程强健青年体魄、培育向上风貌,实用技艺类课程让青年掌握多元技能……各类课程为县域精神文明建设源源不断注入活力,也拓宽青年创业就业路径,激发县域经济内生动力,形成课程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的格局,为景谷高质量发展凝聚青年力量。 下一步,景谷将继续深入打造“青年夜校”品牌,探索青年喜闻乐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整合多方资源,努力打造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青年夜校”,为青年提供更多学习技能、结交好友、丰富生活、提升自我的活动。 |
本文来源:团县委 苏蒋玥玲 |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景谷 :“政治督察+案件评查+严明法纪”,强化对政法队伍的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