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求助平台 辟谣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景谷发布微信公众号 景谷融媒抖音号 景谷融媒快手号 景谷融媒微博 七彩云端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精神文明专题
 
【生态文明】景谷:全链条呵护古树名木 让“绿色活化石”焕发生机

来源:县林草局 李院艳 叶建 时间:2025-11-26 阅读:

图片

古树名木,是自然与历史变迁的“绿色活化石”,更是景谷生态文明建设的珍贵家底。县林草局锚定“科学抢救、精准复壮、长效守护”目标,创新推行全链条保护模式,为濒危古树量身定制“诊疗方案”,让这些承载着岁月记忆的“活态遗产”在新时代重焕蓬勃生机。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深厚文化底蕴,景谷孕育了品类丰富的古树名木群落。全县现有1520株登记单株古树与173个古树群,涵盖39科73属93种,适配本地湿热气候的垂叶榕虬枝盘绕、高山榕苍劲挺拔、菩提树雅致葱茏,勾勒出独具景谷特色的地域生态画卷。然而,部分古树面临人为踩踏致根系受损、土壤板结透气性不足、周边生境杂乱等多重“病症”,生存状态岌岌可危。为此,县林草局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作,全面启动“体检+复壮+管护”全周期行动,以精准举措守护这份自然与历史的双重馈赠。

图片

精准“体检”,科技赋能锁定“病灶”。每一株古树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体,必须先精准诊断才能对症下药。县林草局对全县1589株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开展“地毯式”健康普查,通过全方位细致排查,最终锁定12株一级古树、4株二级古树、4株三级古树的核心“病灶”,精准定位“根系受损、土壤退化、生境杂乱”三大症结,为每株古树建立专属“健康档案”,详细记录生长现状、病害成因及潜在风险,为科学复壮提供坚实数据支撑。

图片

图片

靶向“诊疗”,定制方案筑牢“根基”。复壮作业现场,施工人员严格按方案精准推进各项工作,针对古树土壤板结、根系受损、生长空间受限及人为破坏等突出问题,量身定制“一对一”复壮实施方案,通过开挖树基防护沟、清理坏死根系、清除周边杂草枯枝及建筑垃圾、悬挂保护标识牌等举措,搭配“一树一档”电子台账,实现古树生长动态实时监测与精细化管理。“这株200多年的老榕树,之前根系被踩得厉害,叶子蔫巴巴的,现在围了围栏、松了土,又变得枝繁叶茂了!”现场参与管护的村民看着古树重焕生机,满脸欣慰。

图片

长效“护航”,全民参与永续传承。“抢救复壮只是第一步,让‘绿色文物’代代相传才是最终目标。”县林草局负责人表示,为实现古树名木长效保护,已构建“专业管护+全民参与”的常态化机制。组建“林草干部+村护林员”巡查队伍,每月开展现场巡检,及时排查病虫害、人为破坏等风险隐患。邀请林业专家开展“健康复诊”,根据古树生长动态调整管护措施,确保“诊疗”效果持续巩固。同时,通过村社广播、田间宣讲、主题科普活动等多种形式,广泛普及古树保护知识,累计发放宣传材料1600余份,开展主题活动5次,让“护树爱树、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推动古树保护成为全民自觉行动。

此次专项以“保护一株古树、激活一片生态、传承一脉文化”的示范效应,为全县生态文化保护注入新活力。下一步,景谷将持续把古树名木保护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局,不断完善保护机制、优化管护举措,用科学与匠心守护好这份自然与历史的共同馈赠,让千年古树在新时代绽放更加持久的绿色光芒。

本文来源:县林草局 李院艳 叶建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生态文明】藤缠岁月——威远江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藤林秘境
 
Copyright 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普洱市景谷县威远镇大寨树塔路802号 电话:0879-5229786 投稿邮箱:jgtvxinwenbu@126.com
滇ICP备202100632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106 不良信息举报:0879-5229786 投诉举报邮箱:jgxrmtzx@126.com
滇公网安备530824025308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