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求助平台 辟谣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景谷发布微信公众号 景谷融媒抖音号 景谷融媒快手号 景谷融媒微博 七彩云端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精神文明专题
 
【文明城市】景谷:威远江畔栈道上的“橙色脊梁”彰显“城市美容师”责任担当

来源:县住建局 李红春 刁丽 时间:2025-11-14 阅读:

图片

11月12日凌晨四点多,景谷的夜空还嵌着疏星,322名环卫工人已身着醒目的橙色工装,分散到各自负责的城区片区,挥舞扫帚开启了一天的工作。当晨曦微露、街道恢复洁净,他们又马不停蹄地集结到威远江畔——6公里长的威远江生态栈道上,开展今年第7次灾后清淤行动。各方志愿者与县住建局干部职工组成的支援力量紧密跟随。今年以来,他们已累计为栈道清除淤泥杂物100余吨,成为洪水退去后,让栈道“重焕生机”的最可靠依靠。

图片

图片

图片

“洪水一退,淤泥能没过脚踝,断枝和砂石搅在一起,粘在石板上硬得像块板。”负责栈道西段的环卫工人李师傅抹了把额头的汗珠,手中的铁锹仍在快速挥动,橙色工装的后背已被汗水洇出深色印记。洪水留下的顽固污渍不仅破坏了“江风拂绿、步道亲水”的景致,更给晨练老人、嬉戏孩童埋下安全隐患。此次清淤,环卫工人和市政中心主要承担全段清淤、高压冲洗及安全排查的核心任务,日均作业时长超8小时,从清晨寒雾到日暮余晖,他们的身影始终是江畔最忙碌的风景。

图片

图片

图片

“最早勘察险情、最早划定区域、最早完成交接”,这“三个最早”是环卫主力军多年来的行动铁律。今年11月威远江洪灾过后,栈道部分低洼路段砂石堆积近30厘米,裹挟着树干的淤泥硬结后几乎堵死通道。危急时刻,县住建局第一时间抵达现场摸清险情,迅速启动攻坚行动。考虑到淤泥结块后更便于清理,队伍找准时机集中发力,年轻干部职工与志愿者跟着老环卫学习技巧,承担搬移断枝、撬动厚淤等重活;而经验丰富的环卫工人则凭借绝活,用树枝抠净石板缝隙的残淤,用抹布磨去护栏、垃圾箱的污渍,确保“寸土不留盲区”。目前,栈道全段清淤工作已基本完成,清淤全部结束后将立即开展栈道清洗作业,预计5天内可实现全线恢复通行,让群众早日安全顺畅使用栈道。

图片

图片

图片

“他们年纪虽大,但冲劲比年轻人还足,有他们在,我们就有主心骨。”县住建局现场协调负责人指着忙碌的人群说。环卫队伍中50岁以上人员占比超七成,不少是工龄十几年的“老环卫”,面对刺鼻的淤泥异味、湿滑的青苔和暗藏的尖锐碎石,他们从无退缩。有人手掌被树枝划伤,简单包扎就重返岗位;有人拿着铲子清理顽固淤泥,手掌磨红仍笑着坚持,这些场景深深触动了身旁的年轻志愿者,主动接过重工具搭把手,形成“老带新”的暖心协作画面。

图片

图片

图片

除灾后应急攻坚,环卫工人更肩负着威远栈道的日常守护重任。他们每日3次开展常态化保洁与杂物清理,用坚守换来栈道洁净。县住建局同步发力,常态化排查检修设施,暴雨天加密巡查,及时更换松动木板、修复损坏扶手。在“景谷志愿红”协同下,这支橙色主力军让栈道7次洪灾后均能3至5天内复原,让这条串联江景、绿地与烟火的生态名片,始终以整洁安全姿态迎接市民散步、游客打卡。

图片

图片

威远江畔,橙色身影是最温暖的底色;栈道之上,环卫人的坚守是最动人的担当。他们用布满老茧的双手铲除狼藉,用每一滴汗水诠释“城市美容师”的责任,而志愿者的支援,更让这份坚守如虎添翼。正是这支以环卫工人为核心的队伍,用不畏艰辛的付出,擦亮了城市的生态底色,让江畔栈道始终承载着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文来源:县住建局 李红春 刁丽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生态文明】县林草局:以技术为翼 打通国土绿化落地上图“最后一公里”
 
Copyright 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普洱市景谷县威远镇大寨树塔路802号 电话:0879-5229786 投稿邮箱:jgtvxinwenbu@126.com
滇ICP备202100632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106 不良信息举报:0879-5229786 投诉举报邮箱:jgxrmtzx@126.com
滇公网安备530824025308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