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5日,威远镇河东村芒良村民小组的水田里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小农人。景谷一小的30余名学生与家长卷起裤腿,在泛着涟漪的水田中躬身插秧,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训化作春日里的实践课堂。 
活动现场,孩子们在农户指导下开启了农耕初体验。“拇指食指捏住秧苗基部,两指入泥要垂直……”农户刀应安现场演示的插秧口诀,让古诗《悯农》的场景跃然眼前。三(6)班的胡梓萱同学第一次触摸到带着晨露的秧苗,兴奋地说:“原来秧苗这么娇嫩,农民伯伯每天要弯腰几千次,真像诗里写的‘汗滴禾下土’。” 
活动中,孩子们卷起裤脚、赤脚踏入泥田,认真观察农户示范后,小心翼翼地将秧苗插入水田。尽管动作稚嫩,但欢声笑语不断,田间洋溢着劳动的热情与合作的快乐。家长们也积极参与,与孩子共同完成插秧任务,亲子互动温馨动人。经测算,小劳动者们当天共完成0.8亩水田的插秧作业。 
“劳动是最好的教科书”。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教育,让孩子们感悟“粒粒皆辛苦”的深意,培养珍惜粮食的意识,同时传承中华农耕文化。三(6)班家委会主任黄艳介绍,本次活动特别设计了“三次弯腰体验”:插秧时的90度躬耕、拾穗时的45度俯身、收割时的180度深蹲,通过身体记忆深化粮食来之不易的认知。 
“孩子们回家后主动分享了‘农民伯伯真辛苦’‘再也不浪费米饭了’等感悟,现在他们吃饭连掉在桌上的饭粒都会认真捡起,这次劳动教育的成效非常显著,希望以后多开展此类的实践课。”家长陶青青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