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求助平台 辟谣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景谷发布微信公众号 景谷融媒抖音号 景谷融媒快手号 景谷融媒微博 七彩云端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
 
【民族团结进步】七彩云岭绘同心:景谷勐班探索民族团结“三维路径”

来源:勐班乡 李咏睿 时间:2025-11-14 阅读:

图片

景谷滇西南的勐班乡,是一幅由多民族共同执笔的壮丽画卷。汉、彝、傣、布朗等15个民族在此世代共居,少数民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53.89%。近年来,勐班乡以党建引领凝聚共识,以文化聚力温润人心,以产业共富夯实根基,探索出一条富有特色的民族团结之路。

图片

图片

党建引领:从“物理相加”到“化学相融”

勐班乡将党组织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主心骨”,推动各民族实现从空间相邻到心灵相依的深刻转变。

图片

构筑“思想桥头堡”。2025年,乡党委组建由各族干部、驻村队员、民族党员组成的宣讲团,深入村寨开展各类宣讲600余场,用“苞谷话”“家常话”解读政策,让民族团结理念深入人心。

打造“实践融合器”。在芒旺移民新村,党总支创新“五个一”举措:培育一个养殖企业、组建一批专业合作社、创办一个集体水厂、流转一部分连片田地、组建一支劳务输出队。通过领办肉牛养殖合作社、创办景谷旺清自来水公司、发展集体经济,将来自不同村寨的各族群众紧密联结。自来水公司覆盖6000余人生活用水,每年为村集体贡献收入25万元,截至11月中旬,2025年芒旺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37万元,367户移民实现了从“住在一起”到“心在一起”的转变。

图片

创新“治理增效器”。全乡763名党员活跃在基层治理一线,建立“村—组—户”三级网格体系。傣族干部周玉兰深有感触:“过去寨子往来少,如今一起干事创业,儿女通婚已是常事。”2025年,全乡成功调解矛盾纠纷305起,调解成功率达91.04%,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图片

图片

文化聚力: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

勐班乡尊重文化多样性,更致力于创造共同性,让文化成为民族团结的“黏合剂”。传统节庆焕发新生。傣历新年期间,各族同胞共泼吉祥水、同跳团结之舞,数千人齐聚的盛况已成为全乡共享的文化盛宴。依托“勐班香米”品牌,创新开展“庆丰收”稻作文化系列活动。其中稻田徒手捉黄鳝吸引3000余人参与,网络关注量达46万人次。八落村村民段开宏自豪地说:“我们制作的‘稻丰牛’草编作品,把老手艺和丰收文化结合,特别受游客喜爱!”这些基于共同生产生活方式的互动,触发了各族群众内心深处最质朴的情感共鸣。

图片

图片

产业共富:从“产业筑基”到“幸福高地”

勐班乡着力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发展格局,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个民族。特色产业呈现出联动发展的良好态势。魔芋产业从无到有,形成规模基地,带动271户农户增收,精准培育的“鲜食玉米+水稻”等轮作模式,由党员带头试种,实现亩产增值超1700元,并大规模推广至油菜等作物,有效盘活了冬闲田资源。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明显,甘蔗产业让迁岗村蔗农户均收入稳定在3万元以上,其中89户脱贫户借此实现稳定增收。烤烟产业2025年累计收购烟叶10150担,户均收入超6万元,“金叶子”真正变成了群众增收的“钱袋子”。此外,特色水果花生等产业也蓬勃发展,产品以口感甜脆畅销省外,小小的“金豆豆”成为群众致富的新希望。从魔芋生“金”到蔗田淌“蜜”,勐班乡的多元产业之路,正是一条各民族共建共享、携手奔向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

图片

图片

如今在勐班,党组织是凝聚民族的圆心,文化是联结情感的基础,产业是共享发展的保障。站在新的起点,勐班乡将紧扣“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文化聚力、产业共富”的三维路径,着力构建各民族更深层次交往、更广范围交流、更高程度交融的团结格局。

本文来源:勐班乡 李咏睿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民族团结进步】威远镇那卡村: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拉祜村寨盛开
 
Copyright 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普洱市景谷县威远镇大寨树塔路802号 电话:0879-5229786 投稿邮箱:jgtvxinwenbu@126.com
滇ICP备202100632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106 不良信息举报:0879-5229786 投诉举报邮箱:jgxrmtzx@126.com
滇公网安备530824025308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