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民族团结进步】凤山镇文折村:大棚移栽忙增收 民族团结促振兴
来源:凤山镇文折村驻村工作队 时间:2025-10-23 阅读: |
连日来,凤山镇文折村等通村民小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的蔬菜大棚内,身影穿梭、笑语盈盈,一派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在技术员的现场指导下,各族村民们分工协作,翻耕、覆土、起垄、盖膜、移栽等工序衔接流畅,一串串忙碌的身影,不仅见证着文折村产业振兴的扎实步伐,更勾勒出民族团结共促发展的生动画面。
“这次我们订购了4万余株优质黄瓜种苗,移栽面积29余亩,计划3天内全部移栽完成,并采用现代化种植技术与科学管理模式,预计两个月后首批黄瓜即可上市,主要供应县外市场。在用工方面优先吸纳本村及周边群众,本次移栽带动4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让大家在共同劳作中拉近距离、增进感情,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谋发展路。”惠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介绍。
民族团结是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凤山镇文折村立足区位优势,以党建为引领,紧扣“抓产业、调结构、促发展”的核心思路,积极探索村级产业发展新途径。2024年,积极向上级争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项目1个,流转土地46.59亩,涉及农户26户,建成蔬菜大棚19436平方米,共109间,机耕路461米。项目以现代农业发展为抓手,既激活了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又实现了“建一个项目、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聚一方人心”的发展目标,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以前我们种地靠天吃饭,收入没保障。现在土地流转有租金,大棚里打工有薪金,挣钱顾家两不耽误,心里别提多踏实了!”正在移栽瓜苗的村民艾应坤满脸笑容,“和各族乡亲一起干活,互相帮忙、互相学习,不仅掌握了新的种植技术,邻里感情也更亲了,干事的劲头更足了!”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村民们在产业发展与民族团结中收获的双重幸福。
此次大棚黄瓜苗移栽,既是文折村优化产业结构的具体实践,更是“以产业聚人心、以团结促振兴”的生动诠释,承载着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下一步,文折村将持续创新农业发展模式,积极争取上级政策与资金支持,引进更多新型经营主体深化联农带农机制,推动村民收入与村集体经济双提升,让产业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让民族团结之花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愈发鲜艳。 |
| 本文来源:凤山镇文折村驻村工作队 |
|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民族团结进步】景谷威远: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重要回信精神一周年 团结之花绽放更绚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