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求助平台 辟谣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景谷发布微信公众号 景谷融媒抖音号 景谷融媒快手号 景谷融媒微博 七彩云端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景谷:“党建+”融合实践 浇灌民族团结幸福花

来源:景谷县民政局 时间:2025-11-24 阅读:

2025年,景谷县民政局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通过构建“党组指挥、支部攻坚、党员冲锋”工作格局,深入实施“党建引领聚合力石榴花开暖民心”机关书记特色项目,推动党建工作与民族地区民政服务保障事业深度融合,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筑牢“桥头堡”,把稳民族团结“方向盘”

高位推动,为项目举旗定向、聚势赋能;筑牢堡垒、聚力增效,着力将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各族群众的实际效能。一是深化理论武装。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规作为“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核心内容,年内组织开展专题学习研讨4次,理论宣讲2次,持续夯实干部职工维护民族团结的思想根基。二是书记领衔破题。书记带头攻坚,针对双语服务、风俗尊重等重点难点,深入村寨、社区开展调研4次,推动解决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等领域急难愁盼问题5件,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三是拓展宣传阵地。支部牵头组建以党员为骨干的“民政先锋宣讲团”,年内累计开展“民政政策下基层”活动21场,让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政关怀“飞入寻常百姓家”。

建强“先锋队”,提升为民服务“精准度”

紧密结合民政业务主线,科学划分“党员责任区”,设立“党员先锋岗”,力求实现“一个支部覆盖全局,一名党员带动一片”的效果。一是在社会救助一线,党员争做“精准兜底”排头兵。主动对接民族村寨,在对象识别、动态管理等环节贯彻民族平等理念。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城乡低保对象8020户14800人,少数民族家庭占比约30.5%,特困供养人员1768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比约28.7%,累计发放救助资金6889.48万元,切实兜牢民生保障底线。二是在养老服务一线,党员争做“文化交融”践行者。聚焦“老有颐养”,指导全县6家养老服务机构结合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组织特色活动;县社会福利中心依托老年大学教学点开设傣彝歌舞等8类课程,着力提升养老服务的文化认同感。截至目前,累计探访特殊困难老人1.5万余人次,开展“银龄行动”150余场,服务老年人1万余人次。三是在儿童关爱一线,党员争做“幼有善育”守护者。以“安全护航+暖心关爱+融合共育”为主线,依托“儿童之家”开设民族文化课堂,联动乡镇、检察机关等多部门开展“爱在身边·青暖童行”“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21场,服务困境儿童700余人次,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植童心。四是在社会事务一线,党员争做“文明新风”示范员。社会事务领域聚焦婚丧礼俗改革,提供温情服务。殡葬服务推出包含“全程引导、专人协办、回访评价”等七项温情服务举措,以专业与尊重抚慰生者;婚姻登记窗口推行“微笑服务·双语导办”,年服务群众超1000人次。同时打造“爱在傣彝之乡”公园式户外颁证点,为36对新人提供具有纪念意义的颁证服务,让民族团结浸润百姓幸福生活。

整合系统资源,绘就共建共享“同心圆”

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优势,着力构建开放共享的民族团结工作服务体系。一是内部联动聚合力。建立“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会事务”政策包联落实机制,推动各股室信息互通、资源互补,实现民政系统内部高效协同。二是外部联建扩影响。联动气象局、茶城养老公司等单位党组织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党日、志愿服务4次,支持勐班农民花灯团创作《“民政爱民”暖心窝》等民族团结主题文艺作品,配合县老年协会、笙歌协会开展文化活动3期,以文化浸润促进民族团结。三是长效机制固成果。将“民政+”工作模式固化为长效制度,构建起可持续的资源共享、活动共办、难题共解机制,为民族团结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下一步,景谷县民政局将持续深化“党建+”融合实践,不断提升服务精准度、文化融合度、群众满意度,让民族团结的幸福之花绚丽绽放,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景谷篇章贡献民政力量。


本文来源:景谷县民政局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从严治党】全县持续深化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推进会议召开
 
Copyright 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普洱市景谷县威远镇大寨树塔路802号 电话:0879-5229786 投稿邮箱:jgtvxinwenbu@126.com
滇ICP备202100632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106 不良信息举报:0879-5229786 投诉举报邮箱:jgxrmtzx@126.com
滇公网安备530824025308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