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求助平台 辟谣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景谷发布微信公众号 景谷融媒抖音号 景谷融媒快手号 景谷融媒微博 七彩云端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强根基、科技赋能提效能——凤山镇文海村“一根甘蔗”甜透产业振兴路

来源:凤山镇 李武屹 时间:2025-11-05 阅读:

图片

金秋时节,凤山镇文海村的千亩蔗林里一派丰收盛景:翠绿蔗叶随风轻舞,饱满粗壮的蔗茎压弯枝头,村民们穿梭林间采收,脸上洋溢着甜蜜的喜悦。

近年来,文海村锚定“党建引领强根基、科技赋能提效能”的发展思路,立足本地气候与土壤禀赋,推动甘蔗产业从传统零散种植向规模化布局、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转型,让这根“甜蜜作物”成为乡村振兴的“摇钱树”,铺就富美乡村新路径。

图片

图片

产业根基持续夯实,规模效益逐步凸显。经过多年培育,文海村甘蔗种植已形成集群效应,成为支撑村级经济的核心支柱。截至2025年,全村糖料甘蔗种植面积达2660亩,覆盖254户农户,占全村总户数的50%以上,年产甘蔗近2.3万吨,年产值突破400万元。为进一步释放增长潜力,村“两委”联合凤山镇甘蔗站,结合市场需求与土地资源禀赋,精准规划2025年新增800亩连片种植地块,目前已完成全部新植工作。值得关注的是,新增地块均选用优质高产品种,配套标准化种植技术,预计亩产可达8吨以上,较传统品种增产10%,为产业增收注入强劲动力。

图片

图片

科技机械双赋能,种植管理提质增效。机械化作业与数字化管理的深度融合,是文海村甘蔗产业降本增效的关键所在。如今,全村种植户已全面采用“机械种植+机械采收+科学管护”的一体化模式,通过数字化监测系统实时掌握土壤墒情、甘蔗长势及虫情动态,实现全流程精准管控。在种植环节,提前对土壤进行阳光暴晒“自然消毒”,精选芽眼饱满的种茎播种;萌芽期采用覆膜技术提升出芽率,幼苗期按精准配方追施有机肥;伸长期通过氮磷钾科学配比施肥,搭配无人机开展病虫害联防联控,确保甘蔗日生长量稳定在3~5厘米;同时推广南北走向开沟、高培土、及时剥叶等防倒伏技术,有效抵御自然灾害风险,保障产业稳产高产。

图片

图片

党建引领强保障,红利惠及全体村民。文海村始终将党建引领贯穿产业发展全过程,由村党总支部牵头联动凤山镇甘蔗站,构建起“党组织+技术服务+农户”的联动机制。村党组织吸纳党员骨干、种植能手组建技术服务队,为农户提供从种苗选优、技术指导到采收销售的全链条支持。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承包土地发展规模化种植,带动周边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农忙时节日均务工收入达100元。根据榨季数据显示,全村蔗农人均增收1.2万元,种植大户年收入最高突破20万元,不少村民靠着种蔗盖起新楼、购置农机,实现了“甜蜜产业”带动“甜蜜生活”的转型。

如今的文海村,千亩蔗海飘香四溢,“党建引领、科技支撑、农户参与、集体增收”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已然成型。从昔日的传统农业村到如今的产业致富村,文海村以一根甘蔗为纽带,串联起党建强、产业兴、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密码。在这条甜蜜的振兴路上,文海村的蔗林正孕育着更加可期的未来。

本文来源:凤山镇 李武屹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景谷威远:党群合力贯通“振兴跑道”
 
Copyright 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普洱市景谷县威远镇大寨树塔路802号 电话:0879-5229786 投稿邮箱:jgtvxinwenbu@126.com
滇ICP备202100632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106 不良信息举报:0879-5229786 投诉举报邮箱:jgxrmtzx@126.com
滇公网安备530824025308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