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求助平台 辟谣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景谷发布微信公众号 景谷融媒抖音号 景谷融媒快手号 景谷融媒微博 七彩云端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辉煌四十年】党旗领航四十载 景谷绘就边疆治理新画卷

来源:景谷发布 记者:适钢 罗金丽 谢宇 时间:2025-09-02 阅读:

四十年,是傣锦上织就的经纬,勾勒出景谷从边陲走向繁荣的轨迹;四十年,是彝歌里传唱的薪火,点燃了这片土地生生不息的希望。

1985年12月25日,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下成立。从此,这片热土以绿色为题、以团结为笔、以奋斗为墨,书写了从边陲小镇到滇南明珠的壮丽篇章。

四十载风雨兼程,四十载春华秋实。从威远江畔的点点微光到现代城镇的璀璨灯火,从茶马古道的悠扬铃声到高速网络的呼啸疾驰,我们见证了脱贫攻坚的庄严承诺,目睹了乡村振兴的蓬勃画卷;我们感受了民族团结的深厚情谊,也触摸到了生态文明的时代脉搏。

在自治县成立40周年之际,从9月1日起,景谷融媒宣传矩阵将陆续刊发《辉煌四十年》系列报道,带您触摸景谷这片土地的温度,读懂砥砺奋进“四十载”辉煌背后的精神密码——那是团结奋进的底色,是实干担当的品格,更是对新时代、新征程美好生活的永恒追求。

图片

图片

1985年12月25日,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宣告成立,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光辉照耀下,开启了跨越发展的崭新征程。四十年栉风沐雨,四十年沧桑巨变。从澜沧江畔的“威远僻壤”到滇西南的“无量宝地”,从蹒跚起步到步履铿锵,景谷的腾飞之路,是党旗始终高高飘扬的领航之路,是各族儿女同心同德、团结奋进的筑梦之路,更是一部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史。

时光镌刻奋斗足迹,数据见证发展巨变,全县生产总值从1984年的0.87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159.9亿元,增长182.79倍;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842元、223元增长至41339元、17781元,增幅达48.09倍、78.73倍。一组组攀升的数据、一幕幕鲜活的变迁,共同铺展成景谷边疆治理的壮美新画卷。

图片

党建强基,锻造治理“硬脊梁”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这是景谷40年治理实践中始终不变的底色。坚持守正创新、大抓基层,景谷的党组织与党员队伍实现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1984年仅有1个党委、11个区委、10个党总支、285个党支部、5941名党员,2024年已发展壮大为23个党委、180个党总支、1341个党支部、14575名党员,党组织网络深度覆盖景谷每一寸土地,“红色根系”深植基层沃土。

图片

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实施“扩先提中治软”行动,精准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同时大力培育先进典型,全国公立医院临床科室标杆党支部、省级“规范化示范党支部”“云岭先锋”红旗党支部等样板涌现。威远镇芒发村民小组党支部通过“三个讲清”工作法和“三不怕”精神,带领68户村民实现人居环境蝶变;14名党员带头拆除违章建筑,村民投工投劳4000余人次,昔日“脏乱差”的城郊傣寨蜕变为乡村振兴示范点。

图片

图片

先锋作用时刻彰显。持续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等培训,锤炼党性、强化担当,2025年6月22日,在凤山镇强降雨灾害中,160余名党员组成突击队,开展“敲门行动”,全覆盖转移群众,筑牢了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红色堤坝”。

图片

产业蝶变,激活经济“新引擎”

景谷立足资源禀赋,坚定不移实施“特色农业富县、绿色工业强县、文化旅游兴县”战略,实现产业由单一向融合、传统向现代的华丽转身。

图片

图片

现代农业量效双升。筑牢民生“粮袋子”、鼓起农民“钱袋子”:粮食总产量从1984年的8.26万吨增至2024年的16.3万吨,粮食安全根基持续夯实;茶叶产量从0.08万吨跃升至1.5万吨,综合产值60.3亿元,实现景谷大白茶破圈出彩,“中国大叶白茶县”实至名归;糖料甘蔗从7.77万吨增长至75.78万吨;烤烟收购21.5万担,实现烟农售烟收入3.60亿元,获评“云南省最具影响力烟区”;咖啡、魔芋、茯苓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现代农业集群效应凸显,农业综合产值节节攀升。

图片

图片

绿色工业集聚成势。彻底扭转“小散弱”局面,1984年全县仅有44家制盐、制糖、制茶等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0.23亿元;2023年底全县工业法人单位698家,2024年县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户,实现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8.6亿元,云景林纸年产76万吨化学浆技改扩建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集中式光伏项目有序推进,绿色工业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图片

图片

文旅融合破局起势。勐卧双塔、芒玉峡谷、白马山3个3A级景区开门迎客,“千景之谷·花朝水悦”“无量宝地·笙歌燃情”“水火交融·共进繁荣”等节庆品牌深入人心,“金陀螺”国际邀请赛扬名海外;芒卡熙康云舍等度假酒店备受青睐,“周末游”精品线路串点成链,芒冒等村创新消费场景,推出“芒发周周火喃咪”等周末游产品。2024年旅游总花费达40.1亿元,“处处有景致、户户会经营、人人是主体”的全域旅游格局加速形成。

图片

同心筑梦,共画民族“同心圆”

“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景谷世居汉、傣、彝、拉祜等26个民族,40年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大力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以民族团结为笔,以共同发展为墨,绘就了一幅“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壮美画卷。

图片

图片

构建民族工作新格局。多元一体根基更牢,少数民族人口占比从1984年的43.22%提升至2024年的47.9%,少数民族党员从2343名增长至6752名,占比从39.43%升至46.33%,少数民族干部占比从25.6%升至52%,数据背后,是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深度交融,是“人人讲团结、处处见团结”的生动实践。

图片

图片

开创民族团结进步新局面。通过“八抓八促”机制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采取抓党建促创建合力、抓管理促民族宗教工作健康发展等举措,形成“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的良好生态,凝聚起边疆治理的强大合力,“示范标杆”不断涌现,2022年景谷被命名为云南省第四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全县累计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2个(含示范县)、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31个;永平镇茂密村芒岛组、威远镇新民村新云盘组被命名为“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益智乡被命名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从节日里的共庆、生产中的互帮,到文化上的互鉴,景谷不断夯实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情感基础,让“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画卷在景谷徐徐展开。

图片

枝叶关情,厚植民生“暖底色”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40年间,景谷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为群众的幸福生活添砖加瓦,让民生保障的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图片

图片

学有优教。兴教必先强师,教职工数量由1985年2179人的增长至现在的2490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实现零到78.47%的突破,更涌现出省级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0人,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43人;构建优质教育生态,纵深实施“述评考”“县管校聘”“学校精细化管理”“校长职级制”等系列教育综合改革,推动“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乡镇集中、小学向乡镇中心校和大村集中、幼儿园向村级布点”,2025年高考一本上线244人,雄踞全市九县榜首,本科上线653人,中考、小升初成绩稳步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逐年攀升。

图片

图片

病有良医。让群众在“家门口”能看病看好病,医务人员从1984年的262人增至现在的674人,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从169人增至385人,病床从340张扩至1371张;建成省级科研工作站4个、省市级三甲医院专家工作站79个、中医远程传承工作室6个,诊疗能力显著提升。2024年医保参保率达98.72%,医疗保障网越织越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愿景成为现实。

图片

图片

住有宜居。让城乡颜值气质双提升,县城区建成保障性住房3773套,为困难群众筑牢安居底线;完成58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6319户居民;推进“厕所革命”、攻坚“两污”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59.9%,镇区、村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实现100%全覆盖,以精准举措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村民生活舒适度。一项项惠民政策、一件件民生实事,汇聚成景谷高质量发展“暖底色”。

图片

守绿向新,擦亮发展“绿名片”

绿色是景谷的天然底色,生态是景谷的最大优势。40年间,景谷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发展各领域,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鲜明标识。

图片

图片

生态家底持续增厚。全县林业用地从1984年的851.6万亩增至2024年的964万亩,森林面积稳定在855.8万亩,森林覆盖率从60.9%提升至75.88%,活立木蓄积量从3212.9万立方米增长至6376.6万立方米,林业总产值从10.2亿元跃升至123.63亿元——“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中国天然氧吧”“国家园林县城”三张国家级“绿名片”,是景谷生态成果的最佳见证。

图片

图片

环境治理精准有力。县城扬尘、餐饮油烟治理成效显著,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达99.7%;地表水、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农村“千吨万人”水质达标率为100%‌;农用地重金属污染防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扎实推进;“河(湖)长制”“林长制”全面落实,矿山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加强,使景谷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2025年上半年,实现全县地区生产总值73亿元,同比增长6.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8、1.7个百分点,位居普洱市第二位,全县经济运行交出亮眼答卷,展现出强劲动能‌。

图片

图片

图片

40年栉风沐雨,40年砥砺前行。景谷先后荣获“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中国天然氧吧”“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城市”“云南省双拥先进县”“云南省首批美丽县城”等多项殊荣,综合实力与美誉度显著提升。从自治县成立时的“启航”,到如今治理的“出彩”,景谷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党旗的定向领航;每一项成就,都凝聚着各族人民的同心奋斗。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景谷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锚定目标,以更强党建夯实治理根基,以更优产业激活发展动能,以更实团结凝聚奋进力量,以更暖民生筑牢幸福基石,以更绿生态描绘永续蓝图,不断续写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的辉煌篇章,绘就更加繁荣、幸福、美丽的景谷新画卷!

本文来源:景谷发布 记者:适钢 罗金丽 谢宇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从严治党】县纪委监委现场返还小组被挪用资金11余万元
 
Copyright 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普洱市景谷县威远镇大寨树塔路802号 电话:0879-5229786 投稿邮箱:jgtvxinwenbu@126.com
滇ICP备202100632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106 不良信息举报:0879-5229786 投诉举报邮箱:jgxrmtzx@126.com
滇公网安备530824025308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