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求助平台 辟谣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景谷发布微信公众号 景谷融媒抖音号 景谷融媒快手号 景谷融媒微博 七彩云端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景谷“双带”的生机活力

来源:中国景谷网 作者:朱绍云 时间:2012-12-19 阅读:


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村精干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党员老龄化及综合素质整体偏低等问题日益突出,如何破解这样的困境,发挥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景谷县正在探索一条新路:发挥农村党员的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作用。记者走访了解到,景谷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后,“双带”正在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创建载体平台

“感谢组织的关心信任,我一定会用好这笔钱,争取尽快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发挥好党员的‘双带’作用!” 11月23日,景谷县永平镇迁糥村委会松树林村小组党员李国强,一边从镇党委同志手中接过产业扶持资金,一边表示:“我一定会在生猪养殖方面给乡亲们带好头,对得起‘产业扶持党员示范户’这个称号。”

李国强是村里有名的种植和养殖能手,去年他家3口人纯收入达7万多元,其中出栏的30头肥猪纯收入便达5万多元。李国强向记者介绍说,这里每户人家都有几十亩田地,村里很多群众每年光是种玉米的产量就有几万斤,如果每户都能学会配制饲料和科学养殖,乡亲们的增收情况就能得到改善。据了解,目前像李国强这样的“产业扶持党员示范户”,景谷全县已经发展到500多户。

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村精干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党员老龄化及综合素质整体偏低等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明显不足。为更好地提升农村党员的“双带”能力和激发农村党员的“双带”动力,近年来景谷县积极探索“以产业扶持为载体,以产业合作社为依托,以农村党员产业发展示范基地为平台”的党员产业扶持模式。

2007年,针对农村党员“双带”作用发挥难的问题,景谷县景谷乡以帮助党员带头致富为突破口,下拨资金3万元,扶持该乡7户在群众中口碑较好,有一定产业发展条件,但缺少启动资金的党员发展产业,最终取得了较好的带动示范效果。从2008年起,景谷县委逐步扩大“产业扶持党员示范户”规模,使该活动最终发展成为了该县开展农村“双带”的重要载体与平台。

整合产业要素

“我最近几年的养殖纯收入,平均下来每年都在10万元以上。”在刚竣工不久的标准化养殖扩建基地,永平镇最大的生猪养殖大户雷英明信心十足地说:“这个年出栏1000头生猪的标准化基地投产后,对本地的生猪养殖业将产生更大的带动辐射作用。”

几年前,致富无门的雷英明被镇党委确定为产业扶持对象,通过相关的资金、技术支持,雷英明不仅通过养殖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而且在他的带动示范下,芒腊村这个昔日养殖产业最为薄弱的村子,如今养殖业已是风生水起,成为全村4200多村民的重要增收渠道。

“从2008年开始,县里就把扶持党员示范户的产业扶持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每年投入资金50万元,以无息贷款或补助等形式,给予扶持对象启动资金支持。”景谷县委组织部一位负责同志介绍说:“不计各乡镇的投入,仅县级目前就已累计投入县级财政资金300万元。”

根据景谷县《产业扶持党员示范户实施意见》的相关规定,农村党员经申请、核实、公示等程序被确定为扶持对象后,给予3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无息借贷资金。

这笔扶持资金虽然不多,但它却是整合多种资源的平台与纽带:从申报时的产业项目确定、市场分析论证,到项目运转后的市场信息与技术服务,都将有相关部门的专家提供帮助……对此,养殖大户雷英明深有体会:“我刚竣工的养殖基地,从规划设计到施工整个过程,都有专业人士支持服务,对很多创业者来说,这些专业性的配套服务,远比启动资金重要!”

带动群众增收

扶持党员示范户的项目与当地乡镇的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是景谷开展“产业扶持党员示范户”活动的又一大特点。该县益智乡充分发挥本地产业优势,扶持20余户党员户发展橡胶种植产业;永平镇结合山区扶贫综合开发试验建设项目,扶持党员发展烤烟、咖啡等特色产业,有效促进山区党员致富增收。

党员通过扶持实现带头致富的同时,也有效地带动了群众的致富。“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这是景谷“产业扶持党员示范户”活动的生动写照。以该县碧安乡为例,该乡4年来共发放扶持资金21.5万元,扶持61户党员发展产业,最终带动250户农民群众增收致富。该县威远镇江东村女党员刀洁,利用扶持资金带头发展大棚蔬菜,极大地拓宽了城郊农民的增收渠道。景谷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极大地推动了当地乡村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转型升级,培育了蔬菜、咖啡、生猪养殖和渔业等一大批特色优势产业。相关数据表明,该县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从2007年的2366元连续几年来一直保持15%以上的高速增长。2011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762元,在普洱全市名列第二,仅次于思茅区的4802元。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党员看支部。”如今,在景谷县的广大乡村,农民群众早已把党员和党支部当成了致富奔小康的“大靠山”。截至目前,各支部把致富带头人发展成为党员、党员发展成为致富带头人的比例,已高达70%以上。“产业扶持党员示范户”活动,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农村党员干部的“双带”能力,激发了农村党员干部的“双带”热情,2006年该县申请入党的农村青年只有193人,2011年已增至418人。


本文来源:中国景谷网 作者:朱绍云 
 
 上一篇: 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大会召开
 下一篇: 我县召开惩防体系建设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培训会
 
Copyright 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普洱市景谷县威远镇大寨树塔路802号 电话:0879-5229786 投稿邮箱:jgtvxinwenbu@126.com
滇ICP备202100632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106 不良信息举报:0879-5229786 投诉举报邮箱:jgxrmtzx@126.com
滇公网安备530824025308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