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求助平台 辟谣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景谷发布微信公众号 景谷融媒抖音号 景谷融媒快手号 景谷融媒微博 七彩云端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栏目
 
【民生关注】景谷:上门服务,精准救助“沉默的少数”

来源:县民政局 时间:2025-11-20 阅读:

一本过期的残疾人证,可能让一个家庭失去政策的庇护;一位无法入院治疗的患者,足以让一个家庭在照护的重压下步履维艰。近日,景谷开展针对精神、智力残疾群体的上门关爱服务,将专业的评鉴与医养服务直接送至困难群众家中,为这些“沉默中的困境家庭”带去了曙光。

图片

图片

上门一步,破解“评鉴难”。残疾等级评定是申请各项补贴和政策的前提。但对于部分居住在偏远乡村、行动极为不便或缺乏有效监护的精神、智力残疾人来说,出门鉴定本身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关卡。

“之前最头疼的就是证件过期换领的问题。”县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为此,县民政局联合县残联,组织了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的精神科专家团队在县、乡、村三级工作人员的配合下,深入6个乡镇的7个村民小组,逐一上门。通过耐心问询和专业评估,首批11名特殊困难群众在家中完成了残疾等级鉴定。

“人出不去,证就办不了,政策也享受不到。现在专家来到家里,这个最大的难题总算解决了。”距县城166公里的碧安乡平掌村民政协理员卢发欣说道。

图片

图片

真诚沟通,疏通“就医路”。比身体障碍更难的,有时是心里的顾虑。部分特困精神残疾人员急需专业的医养服务,但其监护人因各种原因心存担忧。

“我们理解您的担忧,专业的治疗和持续的康复对他才是最好的出路……”县民政局与乡镇主要负责人带队,逐户走访,坐在农户的板凳上,与监护人坦诚交流。真诚地沟通,最终打消了监护人的疑虑。其中一位长期居家、情况不稳定的特困人员,其监护人终于点头同意。由专业团队护送,该患者被顺利接入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接受系统性医养。

此次跨州(市)转介,并非一次孤立的个案,而是景谷县为优化资源配置、弥补本地服务能力短期不足,与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建立的区域性协作机制的成功延续。截至目前,已累计将61名特困精神、智力残疾人员送治送养,其中通过跨区机制转至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37名,市第二人民医院承接24名,并固化为“民政牵头协调、定点医院承接、属地乡镇配合护送”的工作流程,为复杂情况的跨区域送医建立了清晰、可靠的操作规范。

图片

图片

回访见证,改变成效清晰可见。这项工作的价值,在后续的回访中得到了最真实地体现。2024年,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的专家曾专程回访,向县民政局和家属详细反馈了送治对象的近况。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前去探望时也看到:“他们的精神状态确实比过去稳定多了,有的还能进行简单交流。”一位家属感慨:“孩子好转了,我们心里的石头也总算落地了。”

一次上门鉴定,一场暖心的护送,折射的是景谷县从“被动审批”到“主动服务”、从“人找政策”到“政策上门”的深刻转变,更通过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联动,实现了资源的精准链接和服务的温情送达。

服务“沉默的少数”,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重要要求的直接体现。景谷县将坚持党建引领,紧扣“织密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在发展中稳步提升保障水平”要求,把“上门服务”的探索实践深化为长效机制,用精准行动托举每一个困境家庭的生活希望。

本文来源:县民政局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乡村振兴】预计入榨80万吨以上!景谷甘蔗榨季提前一个月开启“甜蜜”提速
 
Copyright 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普洱市景谷县威远镇大寨树塔路802号 电话:0879-5229786 投稿邮箱:jgtvxinwenbu@126.com
滇ICP备202100632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106 不良信息举报:0879-5229786 投诉举报邮箱:jgxrmtzx@126.com
滇公网安备530824025308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