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求助平台 辟谣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景谷发布微信公众号 景谷融媒抖音号 景谷融媒快手号 景谷融媒微博 七彩云端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栏目
 
【乡村振兴】筑牢农房安全防线 护航乡村宜居梦——景谷常态化推进农村危房改造与抗震安居保障工作

来源:县住建局 刁丽 王家鹏 时间:2025-11-10 阅读:

图片

农村住房安全,是乡村百姓安居乐业的基石,更是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的关键一笔。长期以来,景谷始终把农村住房安全摆在民生保障工作的突出位置,以“政策筑基、排查兜底、建设提质、监管护航”四项硬举措,常态化推进农村危房改造与抗震安居保障工作,为群众筑牢“安全家”,让“住有所居、居有所安”的美好愿景得以现实。

图片

图片

精准排查无死角,织密安全“防护网”。要保障住房安全,先得找准隐患“病灶”。景谷严格依照《农村住房安全性鉴定技术导则》《危险房屋鉴定标准》等技术规范,将建造年代早、长期失修失管、违法改建加层、破坏承重结构等八大类高风险住房列为重点排查对象,确保排查不走过场、不留盲区。

为提升排查效率与覆盖面,景谷创新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采取“主动监测+农户申报”双轨并行模式:一方面依托乡镇技术骨干组成专业队伍,逐户核查房屋结构、墙体、梁柱等关键部位;另一方面畅通农户申报渠道,鼓励群众主动反映住房隐患问题。2021年至2025年,全县累计动态排查房屋18.6万处,对发现的问题立查立改。符合政策条件的危房纳入农危改计划处理,实现“应改尽改”,让安全隐患无处藏身。

图片

图片

聚焦重点强保障,筑牢民生“安全墙”。“脱贫户、低收入群体等5类对象的住房安全,我们格外上心。”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这类重点人群,县相关部门持续深化住房安全“回头看”,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无论是线上政府救助平台反馈的问题,还是线下督查检查发现的隐患,只要符合改造条件,都第一时间纳入改造范围。

自2024年8月启动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及脱贫户住房安全“回头看”工作以来,全县高效完成14239户脱贫户、18812户低收入群体的房屋信息系统录入,提前超额完成省级任务。2025年动态监测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同时,建立动态储备机制——对确需紧急改造的住房,先行组织施工,次年再完善申报手续,真正做到“发现一户、改造一户”,不让群众因住房安全问题犯难。

图片

图片

真金白银补到位,改造落地见实效。“改房子有补助,钱还直接打到‘一卡通’上,省心又放心!”这是不少农户对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政策的真切感受。2021年至2025年,全县累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311户,投入补助资金692.95万元,所有补助资金均通过 “一卡通” 直达农户账户,确保每一块钱都用在“刀刃上”。

从年度成效来看:2021年完成100户改造,补助313.5万元;2022 年完成61户,补助79.1万元;2023年完成63户,补助95万元;2024年完成47户,补助97.6万元,历年改造房屋均已竣工验收并实现入住。2025年40户改造任务(含5户危房改造、35户抗震改造)已于10月顺利竣工,并完成验收。107.75万元专项补助资金已发放完毕。

图片

图片

严抓质量不放松,长效监管防风险。“房子改得好不好,质量是关键。”县住建局作为农村危房改造与抗震安居的监督者,在推进改造工作中,始终把质量安全放在首位。一方面,严格执行“户申请、村评议、乡审核、县审批”的改造对象认定程序,根据房屋危险等级科学制定方案——C级危房以修缮加固为主,D级危房及无房户则实施拆除重建;另一方面,与乡镇、农科和自然资源等部门协作,全面落实农房建设“四到场”制度(选址到场、施工过程到场、关键环节到场、竣工验收到场),并按照“乡镇初验、县级验收”流程严把质量关,同时推广抗震改造技术图集,确保改造后房屋质量100%达标。

为实现隐患动态清零,景谷还按照上级业务指导部门的要求,严格落实“农户自查、村镇巡查、县级核查、执法检查、社会监督”的五级联动排查机制,对新发现的疑似危旧房,及时组织专业技术团队逐一核实认定,符合改造条件的及时纳入下一年度改造计划,切实守住住房安全底线。

图片

下一步,景谷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化农村住房安全动态监测,优化改造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同时加强对乡村工匠师的技术培训,稳步推进农房抗震改造提质增效。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住房保障成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住房安全支撑,让更多乡村百姓在安全、舒适的住房中,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

本文来源:县住建局 刁丽 王家鹏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民生关注】逆雨保通!景谷交通用实干诠释使命担当
 
Copyright 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普洱市景谷县威远镇大寨树塔路802号 电话:0879-5229786 投稿邮箱:jgtvxinwenbu@126.com
滇ICP备202100632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106 不良信息举报:0879-5229786 投诉举报邮箱:jgxrmtzx@126.com
滇公网安备530824025308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