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难,这次多亏法官耐心劝导,不然咱们真要成仇人了。”原告紧紧握住被告的手说道。这温情一幕的背后,源于景谷法院成功化解一起租赁合同纠纷。 
被告郭某某曾向原告万某某租借钢管、扣件等建筑材料。郭某某支付部分租金后,经双方对账确认尚欠租金6万元,并约定还款期限。但期限届满,郭某某未能按约支付,万某某协商无果后诉至法院。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仔细研读卷宗、梳理脉络。发现双方长期合作、情谊深厚,郭某某并非恶意拖欠。基于这一情况,法官决定启动先行调解机制,以“情感修复+精准解纷”为思路,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调解现场,双方情绪对立。法官耐心倾听,引导双方充分表达诉求与困境,缓解对立氛围;在沟通中,捕捉到被告近期有工程款到账的关键信息,使“如何还款”有了实际讨论方向;立即转向“落地解决方案”,一方面向原告释明被告情况,另一方面与被告核算收支、规划还款节奏。经过法官耐心细致的调解,双方达成共识:被告郭某某当场支付2万元欠款,剩余分期履行,多年纠纷就此圆满化解。 此次调解既彰显了先行调解机制的柔性优势,又避免了诉讼程序带来的时间、精力消耗。下一步,景谷法院将持续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用温情司法化解矛盾隔阂,用高效解纷回应群众诉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与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