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求助平台 辟谣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景谷发布微信公众号 景谷融媒抖音号 景谷融媒快手号 景谷融媒微博 七彩云端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栏目
 
【夕阳映景 银发添彩】景谷:银发“手工课”助力旧衣焕新颜

来源:县委组织部 时间:2025-11-03 阅读:

图片

近日,景谷老年大学依托开设的手工课堂,开展“巧手传情,衣暖夕阳”演出服装改造活动。“缝补嬢嬢们”齐动手,把一件件破损的彝族服饰变成“完美无缺”的演出服装。这一场演出服装爱心改造活动,摆脱旧衣物“角落蒙尘”的命运,延续旧衣物承载的温情记忆,传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图片

在老年大学二楼舞蹈室的储藏间中悬挂着在一次次的文艺演出、节日庆典上“立下功劳”的舞台服装。然而,一次次亮相后,部分舞台服装因款式老旧、装饰散落、尺寸不合等问题被遗忘在储藏室的角落,成为压箱底的陈旧物。为让这些服装“重获新生”,老年大学积极发挥阵地作用,开设手工课,动员学员积极参与,对破损、陈旧的舞台服装进行集中改造、翻新,让舞台服装真正重获新生。

图片

图片

舞台服装改造活动是老年大学的学员集思广益提出的创新性想法,所以旧衣爱心改造活动一经发布,大家积极响应,踊跃报名参加,据统计,共有13名学员参与到此次活动中。一件件彝族服装蕴含着记忆的温度,旧衣物都留下银发群体助力文艺惠民、开展移风易俗、红色文化主题教育等活动的烙印。“摸一摸彝族服装的袖口,仿佛一下子就回到了小姐妹们一起跳《彝族欢歌》,充满欢声笑语的时光。”石阿姨感慨道。这些旧衣服虽颜色暗淡,但让人心安和幸福,它记录着一次又一次的登台演出,保存着一段段值得庆祝和珍惜的美好记忆。翻新、改造、修补改变的是衣物的外形,而衣服蕴藏的内在温情记忆却依然永存。

图片

景谷老年大学聚焦文化养老理念,结合演出服破旧的实际情况,打造手工特色课程。在手工课上,嬢嬢们相互打趣道“别人都说缝缝补补又三年,我们这个彝族服饰已经十多年啦,都可以说是缝缝补补又十年。”十多年的彝族服装没有丢弃,而是动员银发群体积极参与,通过缝缝补补让旧衣焕新颜。老年大学的教室瞬间变成一个“服装工坊”,学员们戴上眼镜,目不转睛地审视着手中的衣服,化身为经验丰富的“设计师”,让旧衣服“物尽其用”。学员们用一针一线把勤俭节约的美德具象化,将勤俭融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一针一线中勾勒出中华传统美德。

本文来源:县委组织部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岁月鎏金 赓续荣光】致敬荣光岁月,接续奋斗华章——县政协举行段群民同志荣誉退休仪式
 
Copyright 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普洱市景谷县威远镇大寨树塔路802号 电话:0879-5229786 投稿邮箱:jgtvxinwenbu@126.com
滇ICP备202100632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106 不良信息举报:0879-5229786 投诉举报邮箱:jgxrmtzx@126.com
滇公网安备530824025308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