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优化营商环境】市生态环境局景谷分局: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来源:市生态环境局景谷分局 周昆艳 时间:2025-10-23 阅读: |
2025年,普洱市生态环境局景谷分局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紧围绕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坚定扛牢深化改革大旗,精准把握“服务”本质要义,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主线,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核心,聚焦企业关切,创新服务举措,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不断提升服务效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审批提速增效,打造营商“快车道”。压缩审批时限 严格落实上级关于环评审批改革要求,压缩特殊环节时间,环评受理公示与技术审查评估同步推进、分类审查,最大限度提升每个项目的环评审批速度。将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时限由法定的30个工作日压缩至12个工作日,登记表实行自主备案制,切实优化办事流程,实现审批提速60%。优化服务流程。“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和“全程服务”转变,全面推行“一网通办”“一窗受理”,实现环评审批事项“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加强信息公开,审批受理、审查、结果全过程可查询,提升服务透明度和企业满意度。2025年以来,完成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9个,涉及投资1.554亿元,备案建设项目环评登记表25个,涉及投资7.46亿元。实行分类管理。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准入条件的民生工程、基础工程和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快速审批;对“两高”项目严格把关,从源头上优化产业结构。运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为项目选址提供指导,2025年以来,出具项目分区管控查询意见20余份,出具免于办理环评手续意见50余份。
——主动靠前服务,当好企业“贴心人” 建立帮扶挂联制度。实行干部职工“一对一”挂联帮扶企业机制,24名干部职工结对联系132户企业,每名干部充当“环保政策专员”,提供政策咨询、业务指导和技术帮扶,实现服务全覆盖、问题早发现、诉求快响应。创新“环保管家”服务。积极推行“一线工作法”,常态化开展现场监督帮扶行动,由业务骨干和行业专家组成帮扶指导组,对企业现阶段存在的“难点”和“痛点”进行解答,指导帮扶建设项目绿色发展,并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与企业“面对面”交流,全力做好云南云景林纸股份有限公司年产76万吨化学浆技改扩建项目审批服务,累计召开专题会议7次,积极为环评遇到的瓶颈问题找思路、想方法。推行“三上门”服务。常态化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上门活动,为政府、园区、企业等各类客户提供全流程、一站式环境技术服务,让企业足不出“县”就能享受到环保专家一对一政策和技术咨询服务,让企业遇到困难“不迷路”,推动企业环境治理水平不断提升。2025年以来,共接电话咨询40余件,面对面咨询30余件,向企业发放“环评审批服务单”24件。
——监管柔性包容,营造发展“好生态” 落实“企业安静期”。严格执行涉企检查计划,将年度检查频次压减40%,对守法记录良好的企业减少现场检查,做到“无事不扰”,让企业能够集中精力抓生产、谋发展。实施差异化监管。对纳入执法正面清单的1家企业,以非现场监管为主,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对轻微环境违法行为,以教育帮扶、限期整改为主,慎用行政处罚。强化风险预警。建立企业环境问题预警机制,通过日常监管、监测数据等渠道,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主动提醒企业防范环境风险,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大麻烦”。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景谷分局将持续以高水平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动生态环境“绿色+”和经济发展“提速+”齐头并进,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擦亮“绿招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强引擎”。 |
| 本文来源:市生态环境局景谷分局 周昆艳 |
|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我为群众办实事】景谷法院:“先行调解+司法确认”双驱动,21名农民工从“忧薪”变“安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