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提升村镇居民的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景谷联社将“百社千村”工程纳入常态化金融宣教工作。近日,两位金融教育民族宣讲员先后走进益智乡和民乐镇开展系统性、多样化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 宣讲聚焦当前农村地区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用“乡音土话”为村民带来一堂生动的“反诈课”。内容重点突出,实用性强:一是揭秘常见骗局,如“养老理财”“保健品骗局”“刷单返利”“虚假贷款”“冒充公检法”等常见手段,通过真实案例剖析骗子的“话术”和套路,让村民们听得懂、记得住;二是强调“三不一多”原则,即不轻信陌生来电和信息、不泄露个人身份证、银行卡和验证码信息、不向陌生账户转账、多与家人子女商量;三是推广“安全工具”,现场引导村民们下载并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并详细介绍其来电预警、风险查询等功能,让科技为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宣讲摒弃照本宣科的模式,采取“案例+问答+互动”模式,现场反响热烈。在益智乡,多位老人针对曾接到的“社保卡异常”“子女出事急需用钱”等诈骗电话进行咨询。宣讲员耐心解答,并教会他们最直接的应对方法——立即挂断电话,主动向官方机构或子女核实。 活动结束后,一位大爷感慨道:“你们讲得清楚,我们听得明白!这些知识太有用了,我得回去跟老伴也好好讲讲。”村民们纷纷表示,这样的宣讲“接地气”“解渴”,如一场“及时雨”,有效增强了大家识别和防范诈骗的能力。 
此次益智乡、民乐镇之行,不仅普及了金融知识,也搭建起银行与乡村客户之间的信任桥梁。下一步,景谷联社将持续深入各乡镇,坚守金融为民的初心,将更多优质服务与知识送到田间地头,为助力乡村振兴、构建和谐稳定的金融环境贡献农信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