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辉煌四十年】法治清风润景谷 “五联”协同护平安——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成立40周年平安建设成效综述
来源:景谷发布 记者:罗金丽 谢宇 时间:2025-10-13 阅读: |
平安是改革发展的坚固基石,是人民群众福祉的根本所系。自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成立四十年来,全县上下紧跟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以法治为纲、平安为要、基层为基,全力以赴防风险、保稳定、护安全、促发展,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1999—2008年,综治工作连续10年被地(市)评为一、二等奖;“六五”“七五”被全国普法办授予“全国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及省级“无毒县”“平安县”,全县10个乡(镇)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平安乡镇”;2024年度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8.18%,在全省129个县(区)中位列第27位。40年来,景谷交出了一份让全县各族群众满意的平安答卷。 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压实责任平安“联创” 县委、县政府将平安建设置于战略全局高度,始终以党的绝对领导贯穿全过程,高站位谋划推进。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定期专题研究平安景谷、法治景谷建设各项工作,对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政法系统、各乡(镇)、各职能部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将平安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同谋划、同推进。创新实施政法工作月例会制度,党委主要领导每月出席会议,精准破解平安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逐项补齐短板弱项。同时,对照县委年度平安法治建设任务,细化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追责清单,以制度刚性推动责任层层压实,构建起“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法治共融、平安联创”的工作格局。凤山镇文海村、永平镇迁营村、益智乡石寨村、碧安乡碧岭社区先后被评为云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威远镇新民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威远社区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源头布局强化打防并举净化环境治安“联防” 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发案少、破案多、环境好”为目标,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公安机关坚持以“战育人、战训合一”,健全“情指行”“双快”机制,落实重点时段“红袖标+警察蓝”联勤“巡查宣防”模式。政法各单位与行业系统实施“大案与小案并重、宣传与打击并行”策略,开展“雷霆行动”“百日行动”及打击跨境违法犯罪行动,重拳整治“黄赌毒”“盗抢骗”“环食药”及偷渡、电诈、涉恐、涉枪、涉爆等违法犯罪活动。各乡(镇)、各职能部门推动民安民生深度融合,累计开展法治宣教达9244场次,反诈APP实名安装13万余人,安装率达50.4%,全县有效警情、违法犯罪警情总体呈下降趋势,盗窃案连续三年降幅超15%,电诈案件实现“一降一升”。常态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在三年的专项斗争中侦办涉恶团伙案件1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1人,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8254.55万元,黑恶犯罪得到根本遏制,发展环境持续优化,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多措并举推动创新治理消除风险问题“联治” 聚焦政治安全、社会面防控、未成年人保护、重点群体服务管理等关键领域,以精准治理破解风险隐患。围绕防范化解公共安全风险抓实稳定风险评估,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项目、活动全面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听民意、做论证,从源头遏制不稳定因素。围绕服务群众成效提升法治宣传,紧扣“八五”普法目标,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行动。整合村级辅警、治保、调解、顾问及“法律明白人”等力量,通过“上门普法”等形式,下沉普法11000人次、入户135532次,推动形成法治氛围。围绕基层治理质效提高创新动能,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提供多元咨询,法律顾问等参与重大决策法律论证39件次、规范性审查82件次。政法系统、各乡(镇)创新举措,县法院创新“多元调解+速裁”“综治中心+法院+村社”等联合普法解纷模式,县检察院深入推进青芒未成年“一站式”关护、“检察护企”“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威远镇着力构建“我村我治理”党建品牌,以“治”解决历史问题、以“理”推动乡村振兴。 深化“枫桥经验”景谷实践 多元化解矛盾“联调”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的矛盾处置体系,常态开展大排查大化解行动,实现“减存量、控增量、防变量”。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衔接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途径,探索出“走访研判+普及法律+调解纠纷”的基层治理新途径。景谷是林业大县,“两违”、耕地非粮化等问题突出,政法系统及各乡(镇)、各部门加强协同联动,落实“三方编组”机制,因地因事成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组,深入群众家中、田间地头开展常态化、滚动式大排查,实行“每周两上报两研判”“周分析月调度”制度,分层级建立健全重大不稳定问题清单,确保风险底数清、情况明。全面落实边走访边普法、边普法边调解“1+2”工作法,用傣彝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法律、用接地气的方式解难题。成功推动威远、永平不合规木材加工厂治理,化解威远镇永安村大磨卖林权纠纷,推进石板村等县城周边“两违”整治,化解完成凤岗社区危旧房拆除等系列历史遗留问题,近年来,累计排查调处矛盾纠纷6506件,成功调解5910件,调解成功率达90.84%。 着力夯实平安稳定根基建强阵地工作“联动” 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为抓手,夯实基层平安根基,按照“有牌子、有场所、有制度、有人员、有经费”的“五有”标准,实现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全覆盖挂牌、规范化设置。在县一级,实行“1+5+N”人员进驻模式,县委政法委牵头,整合县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信访5个部门集中常驻,教体、人社、住建、市场监管等16个部门按需“随驻”;在乡(镇)一级,以平安法治办、司法所、派出所为主力,联动村(社区)开展“组团式、一站式”服务。依托164个人民调解委员会、4个行业性调委会组建“调解专家人才库”,联动973个网格、2367名网格员、5880名微网格员(“吹哨人”),构建“专群结合、多元共治”治理体系。实战化运行以来,规范“信息收集—问题上报—分办处理—办结反馈—结果问效”全链条流程,累计受理调处矛盾纠纷1582件,成功调解1378件,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实战作用和“进一扇门、解诸般事”的效能充分彰显,成为傣彝群众身边的“平安驿站”。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景谷以“钉钉子”精神深耕平安建设,用实干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平安建设永远在路上,县委、县政府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更高标准推进平安法治建设,让法治清风润泽傣乡彝寨,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书写新时代平安景谷篇章! |
本文来源:景谷发布 记者:罗金丽 谢宇 |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高原特色农业】景谷召开202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粮食示范基地现场观摩培训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