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身边好人】付兴华:三十余载躬耕沃野,一生坚守只为农
来源:县委文明办 半坡乡 时间:2025-09-30 阅读: |
付兴华,男,1967年1月出生,群众,景谷县半坡乡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从1989年踏入农业战线至今,付兴华已经在半坡乡的田埂上坚守了三十余载,三十余载春秋流转,他把青春熬成了经验,把汗水洒进了泥土,用一辈子干好一件事的执着在基层农业岗位上默默耕耘。 以学促行,把“新思想” 种进田间地头 “干农业,既要懂技术,更要明方向。”这是付兴华常挂在嘴边的话。多年来,他始终将学习作为履职尽责的“必修课”,系统学习国家农业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种植技术,然后带着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奔走在各村各组。农户不懂的政策,他掰开揉碎了讲;新型种植技术难掌握,他蹲在田里手把手教。在他看来,“学”不是目的,让“新思想”落地、让“新技术”见效,让农户的腰包鼓起来,才是学习的真正意义。这份以学促行的坚持,让他成为了连接政策与农户的“桥梁”,也让科学种田的理念在半坡乡扎下了根。 以干践诺,用“硬成绩”书写丰收答卷 三十余年来,付兴华的脚步遍布半坡乡的每一块土地,从粮食增产到产业增效,从疫情防控到耕地保护,他始终冲在一线,用实干扛起责任。 守好“粮袋子”。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付兴华对此始终记挂在心。水稻种植及玉米播种季节,他常年蹲守田间,从育苗、移栽到病虫害防治,全程手把手指导农户,在他的助力下,2024年,水稻平均单产较2023年增加7.02公斤,增产率达1%,玉米增收98万多公斤,看似微小的数字背后,是他无数个清晨傍晚在田埂上的奔波。此外,付兴华还致力于水稻、玉米品种选育工作。为选出最适配本地土壤气候的品种,他走遍全乡筛选地块,通过规格化栽培、配方施肥、统防统治等技术,实现水稻平均单产793.36公斤、玉米平均单产814.8公斤,为全乡粮食单产提升打下了坚实技术基础。 拓宽“增收路”。在2013-2015年间,他牵头组织芒傣村烤烟提质增效示范项目,从选种、育苗到田间管理,他全程跟踪指导,最终,270公顷烤烟实现平均亩产2.61担,产量10570.5担,收入突破1058万元。现如今,烤烟产业已成为半坡乡的支柱产业,“金叶子”也变成了农户的“钱袋子”。近年来,他持续动员组织农户突破传统种植边界,大力发展糖料甘蔗、人参果等特色产业,构建起“一主多元”的增收格局。 筑牢“安全线”。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付兴华总是第一个站出来。2019年12月非洲猪瘟疫情来袭时,他义无反顾奋战在养殖一线,逐户排查、及时采样送检,为保障生猪产业安全、稳定养殖户生计筑起了“防护墙”。面对农村耕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的重要工作,他主动参与全乡农户户籍、地块、面积的核对任务,顶着烈日奔走在山间地头,完成303块、639.84亩耕地的野外测绘;在糯扎渡库区生态保护工作中,他积极参与拆除违法抬网、过山网等违法捕捉器具,用行动守护库区生态与渔业资源。 以廉立身,用“干净心”坚守职业本色 “干农业是良心活,得清清白白,不能辜负农户的信任。”三十余年来,付兴华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廉洁自律”刻进了骨子里。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他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与各项制度,服从组织安排,团结同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面对工作中的诱惑与考验,他始终坚守底线,不拿群众一分一毫,不占集体一点便宜;对待农户的求助,他总是尽心尽力,哪怕牺牲休息时间也毫无怨言。正是这份清正廉洁与无私奉献,让他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一致信任与赞誉,也成为了年轻农技人员学习的榜样。 从青春年少到两鬓染霜,付兴华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半坡乡的农业事业。他就像一株坚韧的庄稼,深深扎根在半坡乡的土地上,用一生的坚守与奉献,诠释着基层农艺师的责任与担当,也书写着“爱岗敬业”最动人的模样。 |
本文来源:县委文明办 半坡乡 |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辉煌四十年】威远江畔起欢歌——景谷节庆活动书写40年发展传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