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求助平台 辟谣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景谷发布微信公众号 景谷融媒抖音号 景谷融媒快手号 景谷融媒微博 七彩云端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栏目
 
【辉煌四十年】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景谷四十载砥砺奋进走出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来源:景谷发布 记者:何丽萍 周翔宇 通讯员:县林草局 舒成伟 周宁 时间:2025-09-18 阅读:

图片

在彩云之南的西南部,有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景谷。这里山川秀丽,森林广袤,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成立40年来,始终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将绿色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在生态保护、产业转型、绿色生活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以绿色生态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

厚植生态根基,守护绿水青山

图片

景谷森林资源极为丰富,是国内一类林区县,云南省第二林业大县。全县森林面积855.8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75.88%。为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景谷全面推行林长制,构建县、乡(镇)、村、组四级林长制工作责任体系,各级林长频繁深入山林,开展巡林调研工作,及时解决森林资源保护发展中的难题。2024年,全县三级林长巡林护林达7321人次,真正实现了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责有人担。

图片

图片

在林长制的推动下,景谷不断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力度。严格执行“十四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加强林地、草地、自然保护地用地审批及批后监管,从源头把控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2024年,共办理采伐证2125份,查处林业行政案件28件,行政处罚28人次,有力遏制了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

图片

图片

县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景谷还积极推进生态修复工程,统筹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2024年完成人工造林6.1万亩,义务植树49.95万株,完成第二轮退耕还林落地上图4.05万亩。对古树群落和散生古树名木进行全面排查和保护,让古老的树木在新时代继续焕发生机。”

图片

图片

图片

通过一系列生态保护与修复举措,景谷的森林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修复,水源涵养能力、水土保持能力和空气净化能力显著增强,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鸟中大熊猫”亚成黑鹳、水晶兰、“蕨类植物之王”桫椤等珍稀动植物频频现身,成为景谷生态向好的生动注脚。

推动产业转型,释放绿色动能

图片

在守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景谷积极探索绿色产业发展之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立足丰富的森林资源,全力打造现代林产业集群,以云景林纸为龙头企业,带动景谷永恒木业、汇丰木业、宇林木业等重点林板加工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形成了集木材采伐、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通过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关停并转” 高耗能、高排放企业,景谷成功获评“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称号,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与低碳发展。

图片

图片

在林下经济发展方面,景谷积极创新探索,首创“茶园+滇黄精”立体种植模式,实现了“一亩变两亩”的高效利用,2024年全县推广种植1.28万亩,产值达2419.5万元。

图片

图片

“我在茶园里面套种了滇黄精100多亩,它的块茎也还没有收过,但是它的种子已经收过三年了,一年也是在300公斤左右,预计能卖到每公斤50元,一年收入增加4万—5万。在茶园里面套种也不复杂,在管理茶园的同时,把滇黄精也管理了。”景谷镇文山村种植大户谢丽琼告诉记者。

图片

图片

同时,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景谷大力推广林下魔芋套种、玉米套种模式,2024年全县推广种植8613亩,产值5648.6万元,2025年,全县魔芋种植面积达18226.2亩。林下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农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片

图片

凭借优越的生态资源,景谷的特色产业发展也亮点纷呈。有着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身份的“景谷茯苓”凭借当地优越的森林生态环境,成为县域特色产业的“金字招牌”。通过推广林下仿野生种植技术,茯苓品质得到极大保障,深受市场青睐。2024年,全县茯苓种植面积达1.6万亩,产量突破3.68万吨,深加工产品涵盖茯苓粉、茯苓糕、茯苓保健品等多个品类,总产值达6.6亿元,带动1.2万余户农户增收。景谷还建立了茯苓交易市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商,形成了 “种植-加工-销售” 的完整产业链。

图片

图片

同样,有着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身份的“景谷甜笋”以其鲜嫩多汁、口感清甜的特点闻名遐迩。近年来,景谷通过科学规划种植区域,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甜笋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24年,甜笋种植面积达3726亩,年产鲜笋2900吨,通过冷链物流远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及东南亚国家,产值达2400万元。同时,延伸产业链,开发出笋干、笋罐头等深加工产品,提升了产品附加值,让甜笋成为带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致富笋”。

图片

图片

农户石凤山说:“我们对发展竹产业非常有信心,去年每亩收入就在4000元左右,现在还有种笋专家经常来指导我们,今年再加强管理和好好滴灌的情况下,预计明年的每亩收入可达一万元左右。”

图片

图片

在中药材种植方面,景谷立足气候和土壤优势,重点发展重楼、白及、黄精等特色中药材。通过与科研院校合作,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保障中药材质量稳定。截至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5.4万亩,其中林下种植9400亩,年产鲜品4.32万吨,实现农业产值8.8亿元,带动3.38万人就业。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医药市场提供了优质原料,更让众多农户通过种植中药材实现了稳定增收,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产业。

图片

除了推动绿色产业转型升级,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景谷还积极响应国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号召,大力发展清洁能源。2025年3月9日,景谷(益智乡和平村、正兴镇)光伏发电项目实现首批并网发电,新增并网装机容量78.3兆瓦。该项目由华能华东(普洱)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投资,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总承包建设,预计每年可向社会提供清洁电能1.6亿千瓦时,能够满足4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可节约标准煤4.7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1万吨,环保效益显著。光伏发电的发展,标志着景谷在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更是景谷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家园

图片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仅体现在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上,更体现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景谷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让绿色理念深入人心。在县城和乡村,随处可见关于生态保护、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方面的宣传标语和公益广告,营造出浓厚的绿色生活氛围。

图片

图片

在城乡建设中,景谷注重绿色低碳理念的应用。持续推进城乡绿化美化行动,2024年累计完成绿化面积16.36万平方米,完成植树量10831株,完成投资2038.6万元,新增申报省级森林乡村1个,成功创建国家级、省级森林乡村36个,通过城乡绿化美化,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生活更加生态宜居。同时,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实现车站、中心城镇、大型公共场所、重点景区、乡(镇)全覆盖,促进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推广利用,鼓励居民绿色出行。

图片

图片

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景谷居民主动参与到生态保护行动中来,他们自觉践行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选择绿色环保的生活用品。在一些乡村,村民们自发成立了生态保护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森林巡查、河流清理等活动,共同守护家乡的生态环境。

图片

绿水青山是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良好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共有财富,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40年的发展,景谷已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景谷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完善生态保护机制,持续推动产业绿色升级,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让景谷这片绿色的土地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本文来源:景谷发布 记者:何丽萍 周翔宇 通讯员:县林草局 舒成伟 周宁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师者如兰!我们身边的好老师——吴金健
 
Copyright 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普洱市景谷县威远镇大寨树塔路802号 电话:0879-5229786 投稿邮箱:jgtvxinwenbu@126.com
滇ICP备202100632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106 不良信息举报:0879-5229786 投诉举报邮箱:jgxrmtzx@126.com
滇公网安备530824025308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