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师者如兰!我们身边的好老师——肖玲
来源:县委文明办 碧安乡 时间:2025-09-12 阅读: |
肖玲,女,1994年6月出生,群众,现任碧安乡小学高段语文教研组长、六年级4班班主任工作及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自2019年从楚雄师范学院毕业,她怀抱初心走入乡村,六年春秋如一日,以真诚与热爱守护着一方童心。那些求知的眼神、那些信任的嘱托,让她深深体悟:教育,是一场以心换心的旅程,是以热爱点亮成长的耕耘。 初上讲台,赋予课堂温度 2019年9月,肖玲第一次站上碧安乡漫河小学的讲台。斑驳的墙壁贴满了孩子的字画,台下二十多双眼睛羞怯而明亮。从那一刻起,她便知道,乡村的孩子更需要被倾听、被温暖。作为班主任,她给自己定下三个承诺:记住每一个孩子的名字、了解每一个家庭的故事、让课堂始终洋溢笑声。她每天清晨提前到校,从一句真诚的赞美开始与孩子的对话;放学后,她为学习薄弱的孩子补习功课,带他们走出教室——用玉米秆认识“禾”字,在田埂上讲“夕”字的由来,让知识在泥土间生根。 温暖相伴,成为留守孩子的“亲人” 在乡村,有不少孩子在孤独地成长。小罗父母离异,常年沉默寡言;小施数学吃力,却从不主动求助。肖玲一次次走进他们的家门,帮忙添柴、倾听心事,用玉米粒一粒一粒教算术。直到有一天,小施塞给她一个纸盒,里面是几颗糖和一张字条:“老师,爸爸说您是好人,我长大了要像您一样。”她明白,真正的陪伴,是静待花开,是以心暖心的守望。 深耕班级,点亮每一束微光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她发现许多孩子 六年的班主任生涯中,肖玲始终相信:没有“问题学生”,只有需要更多耐心与理解的孩子。她帮助不敢发言的小徐一步步建立自信,从课堂上的小声回答,到六一节主动表演小品。她见证许多孩子从羞怯躲闪到目光坚定,从逃避学习到主动提问。每一个微小的转变,都是她教育路上最珍贵的回报。 潜心教学,让知识回归生活 肖玲坚信,严谨的课堂,也能散发生活的气息。她在教室开辟“图书角”,陪伴孩子共读经典;把稻穗带进课文《秋天》,请少数民族孩子身着服饰分享文化;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物,让作文言之有物。她所带的班级成绩常年位居全乡前列,她个人也荣获“县级优秀班主任”“乡级优秀教师”等称号。 六年春风化雨,肖玲以初心为灯,以热爱为路,在乡村教育的土地上默默耕耘。她扎根于最基层,以最柔软的陪伴,为孩子们的童年铺就更温暖的远方。 |
本文来源:县委文明办 碧安乡 |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优化营商环境】县发改局调研组深入企业一线开展“六上”企业大走访专项行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