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求助平台 辟谣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景谷发布微信公众号 景谷融媒抖音号 景谷融媒快手号 景谷融媒微博 七彩云端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栏目
 
【乡村振兴】景谷:产业配套设施落地 千亩涝田蜕变为高标准种植示范区

来源:景谷发布 记者:曹明星 余纪华 通讯员:景谷镇 张睿 时间:2025-09-05 阅读:

图片

走进景谷镇文山村海孜组,昔日常年积水、泥泞难行的沼泽地,如今已蜕变为连片规整的农田:排水沟内清水潺潺畅流,带走了积涝隐患;机耕道上,不时有农户赶着慢悠悠的牛群往家走,牛铃轻响伴着农户的闲谈,一幅宜居宜业的乡村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图片

初秋的海孜,恰是玉米收获的好时节。田垄间的玉米秆缀满饱满的果穗,种植户润兴正挎着竹篓,熟练地掰起了玉米。对于这片田能种出作物,他激动不已。

图片

“这几年水沟都是无法排水,整块田都积水,种什么都被水淹。自从海孜这条大水沟建好来以后,这块地种玉米,或者种烤烟、种豆子等都相当好,老百姓对这个工程盼望了好几年了。现在整通了整块田再整改完善以后,将会成为很好的一片经济作物农田。”景谷镇文山村海孜头村民小组组长润兴告诉记者。

图片

海孜组地处低洼地带,是当地出了名的“易涝区”——每到雨季,大量雨水无法排出,部分农田常年积水形成沼泽地,导致土地利用率低下,农业生产“看天吃饭”成了村民的心头事。

图片

为破解这一难题,2024年12月,依托云南省级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总投资539.79万元的海孜组产业配套设施项目正式动工。项目精准聚焦“排水难”和“运输难”这两大痛点,新建3条总长3.52公里的C20标准衬砌排水沟,彻底解决内涝隐患;同时铺设1.76公里的机耕道,让农机、农资能直接“开”到田间地头。目前项目已完成主沟及机耕路建设,附沟待雨季过后动工。

图片

图片

“排水沟通了以后,我们就可以种粮食、蔬菜、烤烟或其它经济作物,给老百姓解决了实际问题。”景谷镇文山村海孜中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赵强说。

图片

图片

“文山村配套设施项目建成以后,一千多亩田得到了很好的排水,基本农田得到了有效地利用。以前放荒十多年的田,今年全部都是耕种起来了,群众都种上了不同的玉米、蔬菜等作物,它确确实实是一个惠民的民生工程。同时,修通了机耕道路,方便了群众。”景谷镇文山村党总支部书记石凤益介绍。

图片

图片

配套设施完善了,种植模式也“升级”了:当地创新推行“烤烟+玉米+马铃薯+”科学轮作体系,种植周期从过去的“单季种玉米”有望扩展到“双季甚至三季轮作”。目前,景谷镇文山村海孜组1027亩永久基本农田已全部受益,高标准产业种植示范区初具规模。

“项目不仅解决了内涝难题,更让村民看到了农业发展的新希望。下一步,我们将总结海孜组的经验,在其他有需要的村组推广‘设施配套+模式创新’的发展路径,持续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动力。”景谷镇副镇长纪云座表示。

本文来源:景谷发布 记者:曹明星 余纪华 通讯员:景谷镇 张睿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安全生产】筑牢安全生产“保险锁”,县住建局这样做
 
Copyright 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普洱市景谷县威远镇大寨树塔路802号 电话:0879-5229786 投稿邮箱:jgtvxinwenbu@126.com
滇ICP备202100632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106 不良信息举报:0879-5229786 投诉举报邮箱:jgxrmtzx@126.com
滇公网安备530824025308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