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求助平台 辟谣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景谷发布微信公众号 景谷融媒抖音号 景谷融媒快手号 景谷融媒微博 七彩云端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栏目
 
【身边好人】张云:二十载坚守暖了百家心

来源:威远镇滨河社区 陶文芬 时间:2025-08-04 阅读:

图片

张云,男,1971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景谷县威远镇滨河社区“两委”委员。在威远镇滨河社区,提起张云,街坊邻里总会笑着说:“那可是咱们身边最实在的好人!”这位普通的社区居民,既没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轰轰烈烈的事迹,却用二十年如一日的热心肠,把“帮人”这件事做到了大家心坎里——从扫净一条路到守好一颗心,从搭起一张桌到聚起一片情,他就像小区里的一棵老槐树,默默扎根,荫蔽四方。

图片

一把扫帚扫出“大家庭”

2003年刚下岗那会儿,张云住的茶厂住宿区还是个“老大难”:垃圾堆在楼道口发臭,花坛里杂草比人高,邻居们碰面都懒得打招呼。别人叹气抱怨,他却默默扛回一把扫帚:“环境脏了,人心就远了,咱先把地扫干净。”

这一扫,就是十年。每天天不亮,居民还在睡梦中,张云的身影就出现在小区里:弯腰拾捡果皮纸屑,蹲身拔除花坛杂草,甚至爬梯子擦净楼道窗户。夏天汗水顺着脊梁骨往下淌,冬天双手冻得通红开裂,他从没叫过一声苦。渐渐地,有人主动拿起扫帚跟他一起干:年轻人下班帮着清运垃圾,老人搬个小板凳在旁边“督战”,孩子们也学着捡拾落叶。曾经荒芜的花坛种上了绿植,小区里随意的一角都是美景,连见面的招呼都透着热乎气。“张大哥扫的哪是地啊,是把咱这小区扫成了一家人!”居民李大姐的话,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图片

一颗真心守住“救命线”

“杨大妈,今天药吃了没?”“杨大妈,吃饭了没?”这样的话,张云对独居老人杨忠仙说了十年。杨大妈无儿无女,侄女住得远,张云就成了她“随叫随到”的亲人:换煤气罐、修水龙头、打扫卫生、体检……

最惊险的一次,是个寒冬夜。张云起夜时隐约听到呼救声,披上大衣就往杨大妈家跑,发现老人起夜时,昏昏沉沉地将房子小夹道当成了卧室门整个身子卡在了夹缝里,情况危急。他一边大声安抚老人,一边拨打救援电话,手被划破了也顾不上。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抢救,终于把老人从夹缝里救了出来。虽然杨大妈因病情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但她逢人就念叨“要不是张云,我这条老命早就没了!”现在她的床头总放着张云的手机号,“有他在,我睡觉都踏实。”

图片

一张桌子聚起“众人智”

2021年,张云被大伙一致推选为居民组长,有人打趣:“这下你成‘官’了!”他却笑着搬来一张小板凳:“我就是个跑腿的,有事咱坐下来好好说。”

小区停车乱、管道堵、路灯不亮?他把居民召集到花坛边,搬来几张小板凳开“露天议事会”。有人急得拍桌子,他递上一杯凉茶:“有话慢慢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就这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定下了“先划停车位、再换污水管”的方案,张云带头挨家挨户收钱、联系施工队,一个月就解决了困扰多年的难题。

他随身带着个旧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家长里短:“三楼王师傅家漏水,协调四楼一起修”“失业的小周想学家电维修,帮他找个培训班”“张阿姨儿子结婚,要帮忙疏导小区交通”……有人问他记这么多累不累,他翻开本子笑着说:“都是大家的难处,记下来才忘不了。”

图片

一群好人温暖“一片天”

如今的茶厂住宿区,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傍晚有人在花坛边下棋,周末孩子们在空地上嬉戏,墙上的“好人榜”贴满了居民的笑脸。张云带动小区内党员、茶城养老服务成立的“邻里互助队”,20多个志愿者定期帮老人买菜做饭、义诊、维护环境,连年轻人都主动加入:“张大哥做了这么多年好事,咱也得跟上!”有人说,张云就是社区里的“小太阳”,走到哪儿暖到哪儿。他却总说:“我没做啥大事,就是顺手帮衬一把。大家心齐了,日子自然就好了。”

二十载寒来暑往,张云用最朴素的行动告诉我们:好人不在远方,就在你我身旁;温暖不必惊天动地,点滴善举就足以照亮寻常日子。他就像一颗螺丝钉,牢牢铆在社区这片土壤里,用坚守和热忱,拧出了邻里间最动人的温情。

本文来源:威远镇滨河社区 陶文芬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特色产业】桉树林下种植“黄金蕨”,景谷创新林下空间利用新模式
 
Copyright 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普洱市景谷县威远镇大寨树塔路802号 电话:0879-5229786 投稿邮箱:jgtvxinwenbu@126.com
滇ICP备202100632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106 不良信息举报:0879-5229786 投诉举报邮箱:jgxrmtzx@126.com
滇公网安备530824025308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