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乡村振兴】景谷:从“小厕所”到“大变化”,尽显民生新风貌
来源:县农科局 张涵 时间:2025-07-24 阅读: |
近年来,景谷始终把“厕所革命”作为改善民生福祉、提升农村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小事”入手,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让一个个洁净的“小厕所”成为展现民生温度、彰显发展活力的“大窗口”。 “以前村里的厕所又脏又臭,夏天蚊子苍蝇扎堆,冬天寒风直往里灌,路过都得捂着鼻子走。现在不一样了,新厕所干净整洁,还贴了瓷砖、装了冲水设备,跟城里的卫生间没啥两样!”凤山镇平寨村村民王大爹笑着说。这一变化,正是景谷以“小厕所”撬动“大民生”,推动农村人居环境蝶变的生动缩影。 靶向发力,全面破解“如厕难” 针对农村地区厕所设施简陋、卫生条件差等问题,景谷始终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主体、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原则,将农村厕所改造与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工作深度融合。通过前期入户摸排、建立台账,掌握全县10个乡镇154个行政村(社区)的厕所现状,结合山区、坝区不同地理条件和群众生活习惯,推出“三格式”户厕、卫生旱厕等适合农村实际的改造模式,既保证卫生标准,又降低维护成本。 为全面推进“厕所革命”,中央与地方政府构建了“中央统筹+地方配套”的财政支持体系,通过“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对农户改厕提供每户定额的资金支持,这一举措明确了“干好才补”的导向,打消了老百姓“先掏钱、怕白投”的顾虑,激活了村民的主动性,实现了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积极转变。同时,为解决部分老百姓“不会改、改不好”的问题,技术人员主动下沉一线,为老百姓提供指导服务,从选址布局、材料购买到规范施工、质量验收,全程把关,确保改造一户、合格一户。截至7月21日,全县已累计完成农村户厕改造48176座,卫生厕所覆盖率大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由点及面,激活乡村“新颜值” 厕所改造不是孤立的“单体工程”,而是撬动和美乡村整体提升的“支点”。景谷将改厕与村容村貌整治、污水治理、垃圾分类等工作同步推进,让“小变化”汇聚成“大风景”。 走进益智乡石寨村,村民们不仅用上了干净的新厕所,村里还同步修建了污水收集管网,将厕所污水与生活废水统一接入处理池,经净化处理后实现循环再利用。“以前厕所污水乱排,家门口的水沟又黑又臭。现在污水有了好去处,沟里清了,路边还种上了花,住着别提多舒心了!”村民陶大妈说。 依托厕所改造带来的环境改善,景谷不少村庄顺势发展乡村旅游,威远镇芒发村便是其中的典型。村里将传统傣族民居改造与厕所升级相结合,在保留浓郁傣族文化魅力的同时,配套整洁规范的卫生设施,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如今的芒发已升级打造为集民俗体验、田园采摘、生态观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青瓦白墙映碧水,花香鸟语绕新村,曾经“不起眼”的厕所,如今成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加分项”。 建立机制,防止改厕“后反弹” 为巩固“厕所革命”来之不易的成果,自今年5月起,景谷全面启动农村“问题厕所”全领域排查工作。此次排查采用“见厕就查、调查问卷”的双重方式,对每一座户厕进行实地核查,同步收集群众的使用反馈,确保排查范围全面,问题摸排精准,为后续整改打下坚实基础,让这项“民生工程”真正经得起群众和时间的检验。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48843座农村户厕排查,进度达85.12%,排查工作正按计划稳步推进。在已排查的户厕中,累计发现问题户厕3419座,全县坚持“即查即改、立行立改”,目前2286已完成整改,整改率为66.86%。 从“脏乱差”到“洁净美”,从“将就用”到“讲究用”,景谷“厕所革命”不仅改变了农村环境的“面子”,更暖了群众的心窝子。下一步,景谷将持续深化“厕所革命”成果,让“小厕所”承载的“大民生”,在新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绽放更多光彩。 |
本文来源:县农科局 张涵 |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夏季“送清凉”】清凉速递 关爱直达——景谷总工会为一线职工送上夏季消暑礼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