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求助平台 辟谣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景谷发布微信公众号 景谷融媒抖音号 景谷融媒快手号 景谷融媒微博 七彩云端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栏目
 
【特色产业】景谷县文山村:多品类茶产业与科技赋能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景谷发布 记者:适钢 周洁 周翔宇 通讯员:景谷镇 张睿 时间:2025-05-07 阅读:

图片

在普洱茶核心产区的景谷县景谷镇文山村,绵延的茶园宛如绿色的海洋,生机盎然。这里不仅是景谷马厩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扎根之地,更是多品类茶产业与科技种茶深度融合的生动范例。景谷马厩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凭借茶林间套种滇黄精、发展紫娟茶种植等特色举措,成功探索出“茶+药”立体种植和数字化技术应用,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致富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土地“叠叠乐”奏响增收新乐章

图片

海拔1600米的马厩村民小组,藏着一个令人称奇的紫色传奇。2006年,村民石凤益从普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带回紫娟茶种。此后二十余载,他精心培育,如今已打造出景谷规模最大的“紫娟茶园”,种植面积达150亩,年产值约30万元。这些通体紫红的茶树堪称“宝藏”,其花青素含量是普通茶叶的300倍,市场售价高达每公斤400元。

图片

图片

近年来,石凤益大胆创新,发展“立体农业”。茶树在上层“站岗”采茶,下层则种满红花滇黄精。红花滇黄精被誉为“懒专家”中药材,管理简便,只需与茶园一同管理即可,五年一收,亩产超2吨,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石凤益算着经济账,脸上洋溢着喜悦:“以前一亩茶园收入4000元,现在套种后直接翻倍到8000元,相当于多了一份额外收入!”

图片

图片

紫娟茶凭借独特的紫色芽叶和高含量花青素,在市场上备受青睐;红花滇黄精则因润肺生津、健脾益胃等功效,成为珍贵中药材。景谷马厩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行的“紫娟+滇黄精”套种模式,既充分挖掘了土地潜力,又大幅提升了茶园综合效益。据合作社负责人石凤益介绍,这种套种模式还能有效减少病虫害,实现土地高效利用。目前,合作社茶园面积已达1100多亩,其中600多亩用于套种滇黄精。下一步,合作社计划在全部茶园推广套种模式,进一步提升亩产效益。

图片

图片

此外,合作社在传统景谷大白茶种植上持续发力,通过品种改良和管理升级,不断提升茶叶品质与产量。如今,合作社1100多亩茶园均已成为有机茶园,为高品质茶叶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科技赋能茶叶加工步入“数字时代”

图片

在文山村,科技已成为茶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景谷马厩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石凤益今年引入先进的数字化温控设备,彻底改变了过去“靠天吃饭”的传统加工模式。借助温控和湿控设备,合作社实现了白茶加工的标准化生产,无论是春茶、夏茶还是秋茶,品质都能保持一致。

图片

图片

“以前加工一批白茶需要60多个小时,现在有了这套设备,48小时左右就能完成。”石凤益介绍道。数字化设备的应用,不仅大幅提高了加工效率,还显著提升了茶叶整体品质。如今,白茶加工全程在密闭房间内完成,通过设备精准控制温湿度,彻底解决了过去因环境不稳定导致的品质波动问题,实现了全流程的标准化与高效化。石凤益自豪地说:“现在春茶、夏茶、秋茶,品质全都一个样!”

图片

如今,景谷马厩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不断壮大,成员从最初的26户发展到60多户,带动农户年均增收2.4万元。随着景谷镇“万亩滇黄精套种计划”正式启动,这片充满希望的紫色茶园,正续写着“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精彩传奇,让茶香飘向更远的地方,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图片

图片

茶叶作为景谷镇的支柱产业,发展成绩斐然。数据显示,景谷镇现有茶园5.9万亩,有机茶园认证面积3.18万亩;2024年干毛茶总产量3464.68吨,综合产值达3.8亿元;全镇14家茶企获有机认证,涉茶市场主体超千家,茶产业覆盖1.3万从业人员。

图片

图片

县相关部门表示,将以景谷镇文山村马厩专业合作社为标杆,加大对茶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更多茶企和合作社开展品种创新、技术创新与营销创新。同时,积极推动茶产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茶旅融合新业态,进一步提升茶产业的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本文来源:景谷发布 记者:适钢 周洁 周翔宇 通讯员:景谷镇 张睿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活动预告】来赴茶山之约!民乐镇第三届“健康始于足下”绿美茶山迷你马拉松邀你来跑跑跑
 
Copyright 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普洱市景谷县威远镇大寨树塔路802号 电话:0879-5229786 投稿邮箱:jgtvxinwenbu@126.com
滇ICP备202100632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106 不良信息举报:0879-5229786 投诉举报邮箱:jgxrmtzx@126.com
滇公网安备530824025308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