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乡村振兴】山海情深促振兴,石寨新景展宏图
来源:景谷发布 记者:曹明星 周洁 杨永见 通讯员:李秋莲 时间:2025-04-11 阅读: |
跨越千里山海,情谊绵延不绝。从2020年到2023年,上海与云南之间这份跨越千里的山海情谊,为景谷县益智乡石寨村带来了1700万元的沪滇协作资金,宛如春雨般滋润着这片土地,让石寨村从一个偏远小村,逐渐蜕变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村。如今,这里正走出一条“农耕体验+民族文化+观光旅游”的融合发展新路子,让我们一同走进益智乡石寨村,探寻这里的美丽蜕变。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石寨村勐堆村民小组,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蜿蜒伸展,两旁的太阳能路灯整齐排列,仿佛在欢迎着每一位来客。广场上,村民们正欢声笑语地跳着广场舞,孩子们在凉亭边嬉戏玩耍,一幅其乐融融的乡村画卷展现在眼前。 2022年,益智乡党委、政府投入500万元沪滇资金,在石寨村勐堆村民小组开展人居环境提升整治项目。项目全面改造了老旧房屋与猪圈,新建了70间生态猪圈,极大改善了居住卫生条件。同时,完成1000米水泥路铺设和45盏太阳能路灯安装,广场、凉亭、公厕等公共设施也一应俱全。这些改变,不仅解决了人居环境建设的短板问题,更让村民们的生活便利性与舒适度显著提升。 沿着蜿蜒的水泥路,我们来到了石寨村芒冒小组。这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眼帘。田间栈道蜿蜒曲折,农耕文化体验中心、美食文化中心、民族元素展馆等建筑错落有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我们这个寨子以前项目没有搞的时候,猪圈、鸡圈、牛圈、住房都建在一起,环境卫生很差,特别是下雨的时候,污水到处流,牛粪猪粪味道都有。项目实施以后猪圈牛圈鸡圈搬出去了,寨子里面环境卫生也是整整齐齐的了。现在路灯也亮起来了,水泥路也通到家门口了,我们农田里面都有栈道了,寨子里面农家乐也开起了,来玩的人也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石寨村村民陶花说起现在寨子里的变化更是赞不绝口。 2023年,750万元沪滇资金再次注入这里,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涵盖农田改造、人畜分离、绿化美化、两污工程等多个领域,不仅优化了农业生产条件,减少了病菌传播风险,还极大改善了乡村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这些建设内容传承和弘扬了当地特色文化,擦亮了全国乡村治理第二批示范村的金字招牌。 走进益智乡林下珠芽魔芋种植基地,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和平村帮务村民小组的种植户黎建康正在地里劳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公司给我们优惠供应种芋,还保底收购魔芋成品,降低了我们的种植成本和风险,真是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日子越过越红火。”2020年,益智乡实施了林下珠芽魔芋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投入沪滇资金450万元采购资产,采用“村党组织+村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与景谷兴迈农业有限公司合作。公司优惠供应建档立卡户种芋并保底收购魔芋成品,降低农户种植成本与风险,实现每亩增收1.5万元。 2024年全乡共种植魔芋3354.2亩,产值610万元,目前全乡9个村已形成“党总支领办合作社+示范基地+农户”发展模式。 走进景谷兴迈农业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高效运作的标准化生产线。该生产线日加工鲜魔芋量可达80吨,最高时甚至能达到100吨。凭借这样的生产规模,公司每年可加工魔芋15000吨,年产魔芋精粉超1000吨,实现产值5000多万元。在2024年10月至2025年1月的加工季中,公司魔芋厂加工鲜魔芋近6000吨,产出魔芋精粉480余吨,创造产值3800余万元。 据悉,下一步,益智乡将继续加强项目后续管理与维护,保障已建成设施持续发挥作用;依托现有项目成果,加大乡村旅游宣传推广力度,吸引更多游客,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带动村民致富;进一步深化沪滇协作,争取更多资源和支持,持续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因地制宜走出一条“农耕体验+民族文化+观光旅游”的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 |
本文来源:景谷发布 记者:曹明星 周洁 杨永见 通讯员:李秋莲 |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防灾减灾】景谷开展地震监测和灾情损失评估拉动演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