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和谐为要。凤山镇始终将基层治理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牢牢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内涵,将矛盾纠纷化解当作推动基层治理的关键所在,不断探索矛盾纠纷化解的有效路径,通过全面排查、高效化解、创新思路、压实举措,全镇各类矛盾纠纷以及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地毯式排查摸底,掌握矛盾纠纷实情。凤山镇高度重视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多次组织开展矛盾纠纷和历史遗留问题排查活动,年内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63件,以硬措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稳步推进集镇屠宰场项目,成功化解农村客运车辆与城乡公交运营争执、文竹村林权纠纷等长达10余年的矛盾纠纷8件,收回芒竜村外借长达15年的集体资金2万元,解决海庆村12年租地租金1.5万元的问题,妥善处理非法侵占大田水库国有土地、盗伐林木种植中药材及非法占用镇大礼堂周边土地用于个人经营等问题。 
紧盯民生痛点,多举措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紧盯民生痛点,靶向发力破难题。在全面掌握矛盾纠纷底数后,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化解措施。在云投林纸与柏林村大田一、大田二、何家村村民小组的林权纠纷,海庆村大龙潭安置点土地划分上,通过深入调研,全面梳理问题根源,积极组织多方调解,最终,云投林纸与柏林村相关村民小组达成调解协议,海庆村大龙潭安置点土地成功划分,凤山镇校园公交专线也顺利开通。同时,通过举办法律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咨询服务等方式,提升村民的法律意识和自我维权能力,让村民明晰自身权利与义务,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创新调解方法,织密调解网络提升化解效率。为保障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规范化、网格化、制度化开展,凤山镇建立健全了“镇-村-点”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按照辖区内各村(社区)实际情况,凤山镇将202个村(居)民小组划分成105个综治网络、448个微网格,并设置微网格员,随时随地对矛盾纠纷进行排查、化解、上报,积极创新调解方法,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种手段,形成了“三调联动”的工作格局。对于一些简单的矛盾纠纷,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优势,由村(居)调委会及时进行调解;对于一些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的矛盾纠纷,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行政调解,必要时邀请司法机关介入,进行司法调解。同时,注重运用情感调解法、案例引导法、换位思考法等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当事人理性解决问题。 
常态化跟进回访,巩固矛盾纠纷化解成果。确保矛盾纠纷彻底化解是实现基层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凤山镇建立完善了跟进机制,实施矛盾纠纷“回头看”行动,持续跟进并分析研判未化解的矛盾纠纷,设置包保责任人,由包保责任人定期回访当事人,确保协议履行到位。同时,建立“村级矛盾预警台账”,组织网格员每周巡查重点区域,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防止矛盾纠纷升级。 
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下一步,凤山镇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持续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举措,努力为广大群众营造和谐、稳定、美好的生活环境,为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凤山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