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松木采伐剩余物就地转化”的重要指示,2月18日,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股室人员组成调研组深入景谷,调研指导茯苓产业发展情况。县推进茯苓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等相关人员参加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抵达威远镇云海村春林造林公司“思改桉”伐区茯苓种植点、文朗村国有林场茯苓示范种植基地,实地调研指导茯苓产业发展情况。调研组详细询问茯苓仿野生栽培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产业项目规划、备案管理、资源保护以及为民增收致富等关键问题;与当地茯苓种植企业、个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景谷茯苓菌种培育、生产流程、关键技术、生产成本、鲜茯苓仓储、品牌建设、附加产品研发、产量及近年来的价格等实际情况。 
调研组指出,景谷以“规范发展、保护资源、促农增收”为目标,统筹各方利益,积极探索改革实践,创新开展备案种植、技术标准、示范基地、招商引资等工作,成功将其申报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使得“景谷茯苓”有标准、有平台、有市场、有品牌。景谷要进一步发挥林产工业大县的牵头引领作用,充分利用好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科学规划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制定茯苓产业发展规划,深入挖掘产业发展潜力;要多向加工生产企业、种植农户宣传景谷发展茯苓产业的政策保障、发展模式、产业增收情况,推动茯苓产业朝着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促进当地林业增效、林农增收;要进一步发挥基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协同力量,建好科学指标,推动景谷茯苓在菌种繁育、种植、加工、炮制、储藏、运输全链条的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追溯体系建设;要在已有成绩上再总结提升,加快完善“景谷茯苓仿生栽培”标准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技术和市场引导,加大品牌宣传,不断提升景谷茯苓的品质和经济效益,擦靓“景谷茯苓”这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金字招牌,通过规范茯苓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