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求助平台 辟谣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景谷发布微信公众号 景谷融媒抖音号 景谷融媒快手号 景谷融媒微博 七彩云端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栏目
 
【两会声音】履职尽责谋发展 建言献策话心声(三)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综合报道 时间:2025-02-19 阅读:

在2025年县“两会”召开期间,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肩负着全县人民的重托,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参政议政,带着谋划发展的拳拳之心,为景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真言、献良策、谋实招,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好声音”。

图片

市政协委员、县茶特中心主任王丹丹:

在推动茶产业发展进程中,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茶产业发展的指示精神,围绕云南省“绿色食品牌”战略布局,依托普洱打造让全国人民都能喝上普洱茶为愿景,聚力打造“中国大叶白茶县”景谷大白茶区域公共品牌和景谷小众名山普洱茶。通过整合产业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推动茶产业的全链条升级与创新发展,从“茶业大县”迈向“茶业强县”。

通过以上措施,景谷茶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茶园规模与产值强劲增长。景谷茶叶面积28.05万亩,产量达1.5万吨,综合产值达60.31亿元,其中大白茶产量 1.25万吨,产值48.85亿元。二是有机茶园认证成效显著。获得有机茶园认证及转换期认证证书121张,认证面积26.44万亩,全省位列第二、全市位列第一,成功引进农夫山泉助农项目等,使景谷茶业从“绿色颜值”到“金色产值”的转化。三是品牌建设成果丰硕。景谷获评“中国大叶白茶县”,大白茶品牌价值达6.62 亿元,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并启用区域公共品牌标识;“秧塔大白茶”和“云黄1号”通过国家品种登记,“秧塔大白茶”成为云南省农业主导品种,李记谷庄被评为中华老字号。四是产业多元化开辟新路径。积极推广“立体生态茶园套种”模式,大力发展滇黄精种植8000亩,茶产业正从“一叶”向“多业”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秉持“三茶统筹”理念,以“景谷大白茶”为核心,营造茶产业生态。凭借龙头企业带动与品牌示范引领,通过多种途径推动茶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让优质景谷大白茶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

图片

市人大代表、县林草局局长马道宏:

按照今年“两会”规划的发展蓝图,我们将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上来,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牢牢把握林业综合改革这一重大政策机遇,以改善森林质量和提高林农收益为目标,以云景林纸76万吨化学浆技改扩建项目为支撑,以深化集体林权、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林下经济等领域改革为抓手,全力推进原料林基地建设,助推林产工业全产业链发展,不断创新“两山”转化路径,努力提高广大林农收益,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林草高质量发展目标。

图片

县政协委员、县第三小学教师胡明英:

作为一名县政协委员,同时也是教育工作者,我深切感受到县委、县政府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始终秉持教育优先的理念,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与改革力度,这一系列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前教育阶段,县二幼的建成,有效解决了城区家长的“入园难”问题。义务教育阶段,县三小的落成,极大地缓解了城区学校长期存在的“大校额”“大班额”难题。将县二小、县三小纳入“午托制”管理,切实减轻了家长每日接送孩子的负担。

高中教育阶段,易成高级中学和县三中一期的相继建成,为我县高中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与临沧一中开展的合作办学模式成效显著,通过同测同考同管理,以及教师的双向交流,让景谷的学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大大减轻了家长们为孩子寻求优质教育所承担的经济压力。同时,按照“乡镇高中集中到县城办学”和“分段办学”的总体规划,将高中集中到县一中办学,把县一中分校改建为初中部,将县民中纯办为初中,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2024年,景谷高中教育成绩亮眼,一本上线人数达到94人,600分以上有5人,创造了高分段的新纪录,真正做到了让基础不同的学生都能在景谷的高中教育体系中实现低进高出。同年,中考630分以上的学生中有237人选择留在县内就读高中,这一数据充分体现了家长和学生对我县高中教育的信心,也大幅提升了生源质量,为后续办强高中教育筑牢了坚实的生源根基。

从县政协委员和教育工作者的视角出发,我对景谷教育的未来满怀期待。我由衷地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通过教体系统全体同仁的不懈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景谷教育必将迈向新的高度,创造更多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为景谷的未来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栋梁之材。

图片

县人大代表、益智乡和平村党总支部书记、主任张永良: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一线的县人大代表,能参与到我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中,我感受颇深,也亲眼见证了诸多喜人变化。一是村民的思想有了明显的转变。通过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相关政策,村民们的思想实现了质的飞跃,从过去的被动等待转变为现在的主动作为,积极参与到乡村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中,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推动者。二是产业发展成效显著。通过大力发展橡胶、甘蔗、咖啡、魔芋等产业,村民收入持续增收,为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脱贫攻坚期间,我县大力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水电和通信设施的提升,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今后,我们将在抓发展促增收上加大工作力度。一是继续壮大农业产业。进一步优化橡胶、甘蔗、咖啡、魔芋等农业产业结构,推广先进种植技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探索发展其它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高效农业。二是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根据本村的气候、土地、资源等优势,积极向上争取产业项目,建立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村民深度参与产业发展,共享发展红利,实现村集体经济与村民收入的双增长。三是加强技能培训。针对村民的不同需求,开展多样化的技能培训,提升村民的就业能力和创业水平,实现村民持续增收。总之,我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抓住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推动产业发展、群众增收,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风正潮涌,自当扬帆破浪;赶超发展,唯有真抓实干。会后,代表委员们将紧紧围绕“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政府工作报告作出的安排部署,坚定信心、主动作为,锐意进取、勇毅前行,紧扣中心工作,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继续真抓实干,发扬钉钉子精神,鼓足拼劲、闯劲、干劲,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景谷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本文来源:县融媒体中心综合报道 
 
 上一篇: 【安全生产】景谷:全面启动建筑工地复工前安全检查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下一篇: 【重点项目】景短箐水库管理工程通过验收
 
Copyright 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普洱市景谷县威远镇大寨树塔路802号 电话:0879-5229786 投稿邮箱:jgtvxinwenbu@126.com
滇ICP备202100632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106 不良信息举报:0879-5229786 投诉举报邮箱:jgxrmtzx@126.com
滇公网安备530824025308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