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克连,1978年9月出生,是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凤山镇抱母村抱母三村民小组的一位普通农妇。就是这样一位看似柔弱的女性,十几年来,却以超乎常人的毅力,照料自幼瘫痪在床的姐姐和重病丧失劳动能力的丈夫,用自己的柔弱肩膀,为家庭撑起了一片天。 
姐妹情深,不辞辛劳 姐姐李大妮自幼瘫痪,生活完全无法自理。2010年,父母相继离世,李克连毅然决然地肩负起了独自照顾姐姐的责任。从那以后,每天天还没亮,李克连就已在忙碌中开启新的一天。洗衣、做饭,然后耐心地喂姐姐吃饭,这一系列动作,她重复了无数次,却从未有过一丝懈怠。姐姐行动不便,大小便失禁是常有的事,刺鼻的气味,旁人避之不及,她却无数次默默清理,为姐姐擦身、洗澡,从无半句怨言。起初,那气味常让她吃不下饭,可她咬着牙坚持,日子久了,便也习惯了。夜里,她总是放心不下,多次起身查看姐姐是否安好。生活的琐碎与艰辛让她双手布满老茧,可她毫无怨言,总是念叨着“姐姐只有我了,我不能不管她”。尽管生活并不富裕,李大妮的衣物虽旧却被李克连收拾得干净整洁,饭菜虽不丰盛却满含心意,从未有过一丝敷衍。在与姐姐李大妮相伴的漫长时光里,李克连的每一个举动都饱含着无尽的温柔与耐心。每一个细节,都成了亲情最动人的注脚,将“至亲”的深厚情谊演绎得淋漓尽致。 
伉俪情深,勇挑重担 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2022年李克连的丈夫王学勇因病住院,经过漫长的治疗与休养,至今也只是勉强能自主行动。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一家人的生活重担毫无缓冲地全部压在了李克连一人的身上。她像是不知疲倦的陀螺,每日天不亮就出门,一个人在田间种甘蔗、玉米、蔬菜,回家还要照料猪圈里的猪,稍有空闲就去打零工补贴家用。回到家中,做饭、照顾家人的日常起居也被她安排得井井有条,同时还要操心孩子的学业,努力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的脸上早已充满了岁月的沧桑和风霜的磨砺。繁重的农活、做不完的家务,种种压力从未使她对家庭有丝毫怠慢,遇到烦心事,她总是独自默默消化,从不在家人面前展露分毫。“每天睁开眼就要为这个家庭的生计而操劳,但是夫妻就要共患难,这个家不能散,孩子们不能没有爸爸,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把这个家照顾好。”李克连笑着说,她的笑容灿烂而温暖,让人能感受到她内心无比坚韧的力量。 
心怀感恩,坚强生活 由于李克连的家庭情况较为特殊,丈夫体弱缺乏劳动力,姐姐属特困供养人员,其子女都是非义务教育学生,按政策他们整户享受到了农村低保。对此,李克连心怀感恩,感恩各类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补助,她常说:“多亏有这些好政策的支持和照顾,否则就我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怎么扛住这些生活的压力。” 多年来,李克连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她为孩子的未来拼搏,为家人的幸福坚守,也为自己的生活努力。她以超乎常人的毅力,诠释着孝老爱亲的真谛。她不仅在行动上履行着照顾家人的责任,更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以细腻入微、始终如一的关怀,让亲情的温暖在艰难岁月中熠熠生辉,彰显出人性中至善至美的光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