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奋斗者正青春】景谷:以青春之名厚植“三农”情怀 乡村振兴有力量
来源: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李炎芸 时间:2025-01-15 阅读: |
在景谷,烤烟种植是当地农户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00后”小伙马洪晓就是一位烟草专业的农业种植技术人员,马洪晓,2000年出生,刚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的时间,却常被农户们称为“老生产”。 “我的父母和土地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就希望我能够学有所成,不要再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了。但高中毕业,我还是毅然决然选择了报考农业大学。脱去‘学士服’换上‘劳保服’,总有些亲戚朋友会问我‘哎呀小马啊,怎么都大学毕业了,还是往这地里跑呀!’,其实他们不知道,在我的眼里,土地是一片大有可为的舞台!”马洪晓面庞藏着些稚嫩,却目光坚定的描述着自己的梦想。 参加工作以后,马洪晓就把土地当作了自己的战场,每日起早贪黑奔波在田间地头,利用所学,帮助农户实现土壤改良,科普病虫害防治最新技术……农户急难愁盼的问题在哪里,他就在哪里!作为掌握科学技术生产的“新农人”,他成为了现代农业推广的助推剂。 “我2022年才返乡务农的,说实话这地里的活儿我是不太熟悉的,回乡第一年跟着我哥种了5亩烤烟,收益一般,我都有点打退堂鼓了,去年在小马师傅的指导下,我在中耕期调整了水肥比例,尝试使用了一些新的虫害防治方法,没想到,烟叶质量比去年提升了不少,收益也比去年更高”威远镇种植户李立阳很满意技术改善后的种植成果。“我比小马师傅只大七八岁,以前总想着干农业的都是些年长的人,没想到回乡务农还能遇到懂技术的年轻人,我就觉得,乡村振兴有了年轻人的加入,更有力量了!” 近年来,景谷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持续加大积极探索青年员工成长成才的新方式和新途径力度,在 2022年“五四”青年节期间,共青团景谷县烟草专卖局支部委员会启动首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同时经过五个多月的精心筹备,2022年10月,作为景谷青年人共同学习、交流的平台阵地——“青年工作坊”正式揭牌成立。通过平台搭建,青年互助、互学、互促的模式,激励青年职工勤学、实干,积极发挥乡村振兴的青年力量。 “工作坊”技术攻关组王金星,长期奋战在科技兴农第一线。针对多年来云南烟叶深受青枯病之害,部分烟农因此减产欠收的难题,2023年1月,他带领团队与云南农大科研团队展开合作,牵头开展《烟草青枯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研究。目前,项目前期试验取得阶段性成果,已申请国家专利,进一步实现了理论转化为生产力! 扎根基层乡镇,服务农户种植工作四年半的“青年农人”何坤洋,一直努力推广新技术、新农具的使用,想方设法为烟农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劳动成本……经过几年的努力,他所在乡镇的大部分烟农都接受并学会了微耕机的使用,很多烟地已经实现了种植流程的机械化操作。烤烟种植专业化、机械化、数字化、绿色化水平大幅提升。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基层广阔天地成为年轻人逐梦花开的沃土。像马洪晓、何坤洋、王金星等这样懂技术、掌握着新科技、对农业工作有追求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选择深入最基层一线干事创业,带领乡亲致富,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变成农业实践的种子,种在广袤土地,为推动乡村振兴开花、结果。 展望未来,共青团景谷县烟草专卖局支部将继续高扬“五四”精神旗帜,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砥砺前行,一众青年,以青春之笔擘画“精神美、产业美、共富美”发展愿景,厚植边疆“三农”情怀,知农爱农、兴农报国。这群朝气蓬勃的青年扎根边疆,将无尽的憧憬铺满大地,以坚实的步伐向着阳光向着希望奔跑…… |
本文来源: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李炎芸 |
上一篇:
【沪滇协作】穿越山“海”,“托”起温暖|景谷“情暖童心”关爱服务留守儿童黄浦假期爱心托管班开班 下一篇: 【喜讯】祝贺!景谷1人获全国通报表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