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求助平台 辟谣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景谷发布微信公众号 景谷融媒抖音号 景谷融媒快手号 景谷融媒微博 七彩云端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栏目
 
【委员风采】领跑乡村振兴的巾帼“新农人”——记政协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第十届委员会经济界刀宏艳委员

来源: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外事侨务委 时间:2024-11-24 阅读:

2024年是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也是政协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委员会成立40周年。40年来,在中共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委的领导下,全县政协委员和参加单位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履职成果丰硕厚实,发展成就灿烂辉煌,为全县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和各族人民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领跑乡村振兴的巾帼“新农人”

——记政协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第十届委员会经济界刀宏艳委员

政协委员中,总有那么一群人,她们敢担当、敢作为,在创业中矢志拼搏、在创新中施展才干、在创造中筑梦未来,用自己的智慧和肩膀,撑起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半边天”。十届县政协经济界委员、景谷傣仙艳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刀宏艳就是其中之一。作为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正兴镇勐乃村家喻户晓的致富带头人,她凭借自身优秀的种植技术带动群众种植玉米、辣椒、豆子、番茄等农作物,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农业基地,促进生态和农业产业良性循环发展,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有力地助推乡村振兴。

图片

敢为人先的“辣妹子”

勐乃一年四季总是满山苍翠、绿意盎然,碧水长流的小黑江蜿蜒而过,给傍水而居的傣族人民带来了较为广阔的河滩资源和丰富的灌溉水源。二十多年前,红河石屏的商人看到了这边优越的自然条件,租下农民的田地种起了辣椒。当时的刀宏艳,因家庭和孩子的原因不能外出打工,于是她在外地人的辣椒地里当起了小工,赚取一些生活费的同时还能学习辣椒种植技术。但那时当地做农活小工,每天的工钱也只有微薄的5元钱,一段时间后,刀宏艳萌生了自己种植辣椒致富的念头。说干就干!2002年,风风火火的刀宏艳果真将自己的地收了回来,自己当起老板种起辣椒。小小辣椒,看似普通,却也需要许多技术含量,仅仅依靠做小工时候的经验明显不够用。但刀宏艳始终满怀信心,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育苗移栽到后期的种植管理,她几乎每天都“泡”在辣椒地里,观察辣椒的颜色、形状以及天气对辣椒的影响。重复、单调、枯燥的工作没有让她厌烦,而是让她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成长为掌握技术的“内行人”。

辣椒种好了,如何卖出去也是个摆在面前的难题。一次偶然的尝试,让她信心倍增,也开启了她的销售市场探索之路。“当时我二妹在澜沧教书,周五放学开着她的‘微型车’回来,我们就想着周末用它拉着一车辣椒去澜沧卖卖看。没想到4块钱一斤的价格,我们一小时就卖完了。我当时高兴极了,和我老公讲,我要去学车,学好了自己拉去卖。”刀宏艳回忆起来依然无比激动。

之后,“女汉子”刀宏艳就单枪匹马频繁往返于景谷、澜沧之间。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产量的提高,她也不满足于销往本地,于是她又“闯”到了景洪,进一步开拓她的销售市场。经过多年的打拼,她积累了许多农产品经销上的经验和人脉,经人介绍,她又转投昆明这一更大的市场。机会,永远只留给准备充分、敢立潮头的人,毫无疑问,她又成功了。销售市场打开了,种植底气也更足了,她有了更深的想法。

图片

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纲要性文件,指导全国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当时刀宏艳的辣椒产业如火如荼,便想着是否也能带动村民一起种植起来,形成规模效应,于是她发动村里的妇女同志们和她一起种植辣椒。“我把肥料、农药都赊销给她们种植,到收获卖了之后,再来收那些货款。当时我们寨子里的男人都出去外面打工,去伐木、修路这些,工钱却经常拿不到。我带着他们的媳妇种辣椒,孩子的学费、家里的日常开销都不愁了,对比下来之后,村里的男人也都回来发展产业了。”刀宏艳说。辣椒种植作为一个短平快高效农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育苗、移栽、管护到成熟采摘,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在刀宏艳的带动下,勐乃村的劳动力都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50多户椒农走上致富道路,全村年均增收200多万元。

2018年,在脱贫攻坚“战火正酣”的时候,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户种植、销售等问题,刀宏艳成立了傣仙艳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种植+散户种植”的模式,为成员提供种植所需的农业生产资料,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有关的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信息咨询服务,并统一收购,销往外地。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周边翁安、正兴、景南、勐烈等7个村100余户农户也跟着进来发展种植业,为群众增收致富起到了良好带动作用。“我成立了合作社以后,就往各个村跑,去和村书记、村主任协商,给他们讲解我的种植和收购模式,因为不用担心化肥、农药,种植成本低,很多村民都很感兴趣。于是我才向他们发放种植任务。”刀宏艳表示。

种植基地从原先的10来亩,发展到现在的400多亩,仅辣椒产业就带动了周边村民种植了280亩,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刀宏艳成了名副其实的“领头雁”。在不断拓宽种植、销售过程中,她还创新了辣椒套种甜脆玉米、青菜、丝瓜等种植模式,通过套种,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使用率,进一步带动群众增收。

图片

履职尽责的“老黄牛”

走进勐乃大寨,你会发现这边已经成为一个风景优美、充满民族特色的村庄:房前小道一路繁花似锦,寨子墙壁绘满五彩版画,在蓝天白云、古树绿竹映衬下,俨然一幅动人的山居图。得益于沪滇合作项目资金,勐乃村的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有了非常大的改观,加上县委书记领建农文旅融合项目的成功实施,往来勐乃人员比以往更甚。而这些,更离不开村民自身的努力。特别是在沪滇合作乡村振兴项目实施中,作为政协委员的刀宏艳,以高度的思想觉悟,不要求补偿,主动带头让住自家土地,使项目得以顺利实施。“政协委员这个身份要正义、要会协商、要有责任感。我也很荣幸,自己是一名政协委员。”她表示。

刀宏艳是2012年成为景谷县政协委员的。在履职生涯中,她发扬“老黄牛”精神,时刻都保持着实干担当的奋斗姿态。勐乃因水而生,却也免不了遭受水患。每年雨季,小黑江水势上涨,农户种植的水稻、玉米、辣椒等产业均会因水淹而受损。加上洪水冲刷河滩,极易造成田地流失,引发村民矛盾。刀宏艳自家的地也不例外。针对这个问题,她提出了《关于给予勐乃流域受洪灾影响、需修河堤的建议》这一提案,并得到县水务局等有关部门的回应。“有一年发大水,镇上的、县上的干部都来帮助我们,亲力亲为帮我们重建大棚,让我特别感动。他们也承诺会帮我们治理好水灾问题,鼓励我们安心发展产业。”

多年来,刀宏艳立足于当地的农业产业,撰写了不少接地气的政协委员履职提案,包括《关于提高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 加强小微企业培育力度的建议》《关于建立辣椒种植保险的建议》以及正兴公路维修的建议等,敢于为基层群众“代言”、为产业发展“献计”、为社会治理“谋福”。

“新农人”刀宏艳带领村民种植辣椒过上火红新生活,乡村振兴不可缺少的就是这样的“巾帼”力量。她们用智慧和勇气,不仅为家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更点燃了家乡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图片

本文来源: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外事侨务委 
 
 上一篇: 【岁月鎏金 赓续荣光】岁月映初心 荣退敬芳华——县交通运输局举行7位同志荣誉退休仪式
 下一篇: 【平安校园】全县校园安全管理专题培训举行
 
Copyright 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普洱市景谷县威远镇大寨树塔路802号 电话:0879-5229786 投稿邮箱:jgtvxinwenbu@126.com
滇ICP备202100632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106 不良信息举报:0879-5229786 投诉举报邮箱:jgxrmtzx@126.com
滇公网安备530824025308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