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求助平台 辟谣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景谷发布微信公众号 景谷融媒抖音号 景谷融媒快手号 景谷融媒微博 七彩云端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栏目
 
【特色产业】景谷:用好一颗“蔗梢” 养好一头“牛”

来源:中国景谷网 作者:杨秋霞 李春燕 时间:2022-06-20 阅读:


甘蔗是牛羊的优质青绿饲料。甘蔗梢粗蛋白含量高达12%~13%,含大量叶绿素、氨基酸、粗蛋白和糖分等营养物质。近年来,永平镇兴华村充分利用甘蔗尾梢资源丰富、剩余劳动力多的有利条件,抓住国家政策扶持、养殖业进入转型发展机遇期,带动农户规模养殖优质肉牛,探索出以甘蔗尾梢作为主要青饲料的养殖“新”路子。

 

据悉,永平镇兴华村自1996年开始种植甘蔗,经过26年的发展,甘蔗已成为兴华村的主要产业,截至目前,兴华村共种植甘蔗583公顷,年产量达38005吨,实现经济收入160114.47万元。

“我们村主要以种植甘蔗为主,很多农户都有种植甘蔗,像我们这样养牛的,都可以免费去本村寨的甘蔗地里捡拾蔗梢用来喂牛,我家现在养着20多头牛,每年食用蔗梢就能达到20余吨。”兴华村养殖户陈景良说。

 

2022年,兴华村种植甘蔗年产生8000余吨甘蔗尾梢。过去,蔗农对甘蔗尾梢的处理,与其他地方一样,除少量用作饲料直接饲喂草食动物外,大部分都是就地焚烧,蔗梢利用率较低,这样既造成饲料资源的浪费,又污染了环境。

“我们村自从种植甘蔗以来就有用蔗梢喂牛的习惯,但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大的规模,大部分蔗梢都直接就地焚烧,现在养牛的农户也多了,蔗梢大部分也实现了再利用。”兴华村党总支部副书记谢荣才说。

 

据了解,永平镇兴华村目前全村养牛从2018年的300余头增加到如今的800余头,目前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2022年兴华村养殖产业实现经济收入140余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1500元。

“以前我家也种植甘蔗,但近几年过来就没有在种植了,而是一心发展养殖了,今年我家共养殖23头牛,卖了3头,已经有5万多元的收入,按照今年的市场行情,今年养殖预计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这几年我家养牛主要还是以直接喂蔗梢为主,蔗梢青贮今年才开始探索,后期也会慢慢转向蔗梢青贮。”兴华村养殖户杨绍荣介绍。

 

兴华村在推进甘蔗产业壮大的同时,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蔗梢养牛产业发展格局。目前,全村共有115户蔗梢养牛户,其中就有72户在发展甘蔗产业的同时,利用自家种植蔗梢喂养牛,推进发展养殖产业。利用蔗梢养牛,使兴华村甘蔗的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逐步形成了“蔗梢养畜—过腹增值—畜粪还田—改良土壤”循环经济链条,不仅让养牛农户节约了成本,在很大程度上还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家一开始只养着5头,后来觉得养牛收入不错,就逐渐扩大养殖规模,现在共养着14头牛,现在养殖牛主要以蔗梢青贮为主了,不像以前一样直接喂蔗梢,喂养起来又浪费,又不方便,现在蔗梢青贮在探索起步阶段,如果青贮喂养做得成功,明年打算再扩大养殖规模。”兴华村养殖户刘荣说。

 

乡村富不富,关键看产业。兴华村在推进乡村振兴壮大产业发展中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利用蔗梢发展养殖产业,养殖产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现在我们村的养殖产业发展势头很足,但还是缺少一些技术支持和政策补贴,很多农户都有发展的意愿,如果这些都能得到相应支持,我相信我们村的养殖产业一定能发展壮大起来。”兴华村党总支部书记李应雄说。

 

下一步,兴华村将积极探索以甘蔗尾梢作为主要原料的青贮技术,进一步提高蔗梢利用率。此外,在延伸肉牛产业链条上不断发力,大力推进以肉牛养殖业为纽带的循环经济,加快形成大规模“蔗梢养畜—过腹增值—畜粪还田—改良土壤”等循环经济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一批实用性强、经济效益好的新模式,促进节约型畜牧业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来源:中国景谷网 作者:杨秋霞 李春燕 
 
 上一篇: 【学前教育】景谷开展幼儿园办园水平综合评价
 下一篇: 【教育在线】景谷教体系统:开展“新课程·新课标·新目标”专题培训
 
Copyright 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普洱市景谷县威远镇大寨树塔路802号 电话:0879-5229786 投稿邮箱:jgtvxinwenbu@126.com
滇ICP备202100632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10106 不良信息举报:0879-5229786 投诉举报邮箱:jgxrmtzx@126.com
滇公网安备530824025308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