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景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工作见成效
来源:中国景谷网 作者:周洁 时间:2022-02-11 阅读: |
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效,景谷坚决落实“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坚持精力不散、重心不偏、政策不变、力度不减,聚焦动态管理、小额信贷、沪滇协作、项目建设和问题整改工作,紧盯已脱贫人口巩固提升和存在返贫风险及致贫因素对象,紧扣“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全面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落实,2021年,全县已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2602元、同比增长14.23%。
(一)扎实开展动态监测。扎实开展“一月一排查、一月一研判”工作,及时发现易返贫致贫人口,及时纳入监测和帮扶,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守住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一是及时发现易返贫致贫人口。建立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机制,通过采取部门筛查预警、农户自主申报、干部走访排查、社会信息反馈核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农业户籍农村常住人口全覆盖开展日常监测,及时发现易防贫致贫人口,并严格按照“一月一研判”监测程序,及时纳入监测帮扶范围,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切实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应退尽退”,确保对象精准、措施有效、消除稳定、数据闭合,全面消除“体外循环”隐患。截止目前,全县共有“三类人员”监测对象2735户8661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1506户4592人;边缘易致贫户969户3129人;突发严重困难户260户940人。
二是精准识别帮扶,及时消除风险。严格按照《云南省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意见》要求,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组织相关行业部门集中会审,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以“两不愁三保障”为基本标准,从增收、减支两个方面精准发力,制定针对性帮扶计划“一户一方案”,明确帮扶责任部门,及时落实帮扶措施,切实做到当月识别,次月前落实帮扶,季度后见帮扶成效。截至目前,通过帮扶累计消除风险1243户4132人,正在消除风险1492户,4529人。
三是建立“双挂”联系帮扶。制发了《关于实行“双挂”联系机制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的通知》,结合2021年防返贫监测动态调整和信息采集回头看工作情况,按照一户不能漏的要求,全县共选派了2062干部职工对2735户监测户进行挂联帮扶,实现监测户挂联帮扶全覆盖,进一步落实“双挂”机制,压实各部门单位挂联帮扶工作责任。
四是发展产业帮扶。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之策,按照“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出台产业扶持政策,不断培育壮大农产业,打牢群众增收致富的基础。巩固绿色种植品牌,发展壮大“绿海金叶”“景谷山茶”“珠芽魔芋”“蔗糖产业”“生态蔬菜”“云景林纸”等独具景谷特色的绿色产业。
2021年,全县甘蔗种植总面积15.89万亩,比上年增加2.05万亩,实现产值3.22亿元;种植有茶园面积21.52万亩,其中生态茶园18.32万亩(有机认证茶园2.84万亩),古茶园3.2万亩,景谷大白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通过评审待公示。巩固特色养殖名片,把肉牛产业作为全县“一县一业”来培育,建成滇南片区唯一一家“云岭牛”扩繁基地主推“云岭牛”养殖,带动群众发展肉牛养殖增收致富,目前,全县牛存栏11.13万头,其中,2021年新增肉牛养殖1.69万头。巩固生物药业优势,坚持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突出重点品种,力推云茯苓、紫花白及、铁皮石斛、滇重楼、滇黄精等药材种植,全面推动生物药业发展,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2021年,全县投入产业扶贫项目资金预计8753.73万元,占全县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比例62.7%,为产业持续巩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是扩大就业帮扶。坚持“转移就业一人,增收致富一家”的理念,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中介机构桥梁作用,点对点精准对接省外企业,畅通供需渠道。截至目前,共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64446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13478人次;针对全县“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农村贫困大龄劳动力、残疾家庭劳动力和有重病患者家庭劳动力共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700个,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六是生态补偿帮扶。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严格落实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林政策、选聘生态护林员和森林资源管护人员、陡坡地治理等各项补助政策,让广大群众从保护生态中受益,增加群众收入,助推脱贫攻坚。全年,兑付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754.9万元、非天保区天然林商品林停伐补助4837.34万元,选聘建档立卡生态护林员1112名,兑付补助资金890万元。
(二)严格落实“一平台、三机制”。 一是印发《“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宣传推广工作方案的通知》,全力推广使用“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及时开展调查核实,做到及时核实、及时办理、及时答复。
二是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帮扶全覆盖。坚持培植壮大全县“十大绿色产业”,以产业为主要带动,根据农户发展实际,以订单生产、生产托管、土地流转、股份合作、资产租赁、就业务工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为纽带,大力推广“双绑”模式,实现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农户利益联结全覆盖,为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奠定坚实基础。目前,全县已有13166户脱贫户和“三类人员”与37家企业201家合作社建立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合作社+农户”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有效解决农户单打独斗、组织分散的问题,通过抱团发展提高抗风险能力,有效分散产业发展风险,将小农户带入大市场。
三是建立股份合作机制,实现村集体经济全覆盖。制定全县产业型集体经济翻番项目实施方案及三年规划,各村成立劳务合作社、乡(镇)建立劳务合作联社,承接集镇卫生清扫、农村公路养护、农村土地整治等项目实现集体收益,依托“双百”产业原料供给建立“企业+村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盘活用好财政投入的2880万元发展资金及各村“三资”,实现创收。在全市率先完成第一笔200万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贷款,全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4120.53 万元,行政村及涉农社区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
四是建立扶志扶智长效机制,实现培训就业全覆盖。通过加强创业就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扶贫车间、公益岗位、产业基地、组织化劳务输出等方式,帮助农村低收入人口稳定就业。2021年以来共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64446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培训13478人次,技能培训6233人次;完成创业担保贷款690人,金额13800万元,带动就业2051人;开展专场招聘会31场次,提供就业岗位8989个,完成有组织劳务输出597人;累计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3742个。截至目前,全县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3350人,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26258人,达到了“两个不低于”就业扶贫目标。
(三)切实抓好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结合我县制定出台的产业扶贫政策,以扶贫小额信贷为载体,不断增强农户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资金支持,解决建档立卡户融资难、无抵押难贷款的问题,消除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后顾之忧,进一步提升贫困户发展致富的信心和能力。2021年全县共发放贷款5534.7万元1204户(边缘户70万元14户)。其中,新增贷款2062.8万元438户,续贷3471.9万元766户。按季发放贴息资金553.3773万元。贷款涉及107个村委会594个村民小组。确保符合条件的脱贫户及边缘户能贷尽贷、贴息资金应贴尽贴。为脱贫户及边缘户发展生产和开展经营提供了资金支持,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无抵押、难贷款的问题,增强巩固拓展能力,对脱贫人口,做到扶上马送一程,保持过渡期内现有小额信贷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四)持续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与上海市金融机构及类金融机构开展融资服务相关工作;完成2020年东西部协作项目县级验收;申报东西部协作财政援助项目资金2872万元,实施计划内财政援助资金项目4个,投资2500万元;实施计划外财政援助资金(黄浦区及街道)项目4个,投资160万元;实施市级统筹劳务协作项目1个,投入资金212万元。截至目前,已完成财政援助资金项目建设4个,正在实施4个,总体项目进度为96%,已支付项目资金2657.17万元。其中:计划内财政援助资金项目已完工2个,正在实施2个,总体项目进度96%。计划内财政援助资金项目及市级统筹劳务协作项目共计支付项目资金2600.30万元,资金支出率95.88%。
(五)狠抓项目建设。建立完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提前做好项目储备,严格项目论证入库,围绕全县农业产业帮扶、基础设施建设等3大类,实施2021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项目81个,截至目前完成项目建设72个,完工率88.8%,正在有序推进项目建设9个。加强衔接资金和项目管理,落实绩效管理要求,全面推行公开公示制度,加快预算执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项目为33774.19元(函县级衔接资金19087万元),其中衔接资金共下达28060万元(函县级衔接资金19087万元),其他财政涉农整合资金实际5714.19万元。
(六)扎实开展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按照建立“产权归属明晰、权责义务匹配、运营管护高效、收益分配合理、资产处置合规”的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机制的目标,落实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共摸清扶贫项目资产97741个,资产原值44.87亿元,其中,公益性资产4865个25.53亿元,经营性资产219个1.2亿元,到户类资产92657个18.13亿元;共签订移交协议书1370份,发放农户告知书36276份;共对公厕和文化活动室贴挂扶贫资产标识牌2247块。
|
本文来源:中国景谷网 作者:周洁 |
上一篇:
第二批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名单公布!景谷榜上有名! 下一篇: 【文旅】景谷:开展国保文物、A级景区春节防火执勤现场宣传培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