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致居民朋友的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引温馨提示
来源: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时间:2025-08-22 阅读: |
亲爱的居民朋友们: 夏季是蚊虫孳生和活动的高峰季节。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疾病均是由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的传染病,目前基孔肯雅热传播风险仍然存在,为科学有效实开展翻盆倒罐、清积水、灭成蚊和幼蚊孳生地清理等措施。现将国家疾控中心制定的基孔肯雅热成蚊杀灭技术指引和基孔肯雅热媒介伊蚊孳生地处置技术指引提供居民参照,确保科学、规范、有效的防控。 基孔肯雅热疫情成蚊杀灭技术指引 成蚊杀灭是阻断基孔肯雅热疫情传播最快速、直接的措施。成蚊杀灭应统一协调,不同主体、不同控制机构协同行动,网格化作业。以超低容量喷雾为主,配合对蚊虫栖息地进行滞留喷洒。居民户内使用电蚊香、电热蚊香液和气雾罐等方式,与外环境同步开展成蚊杀灭,实现户内外全覆盖。 (一)超低容量喷雾。 适用于室内、外空旷环境及公共区域,包括小区外环境、农贸市场、停车场、建筑工地等空间。选择的杀虫剂剂型应与器械相匹配,最佳施药时间一般为早上7~10时和下午4~7时的伊蚊活动高峰期,各地应根据季节适当调整作业时间。作业时风速在1~4m/s范围内,当风速超过4m/s时不宜进行室外作业。按照杀虫剂说明书使用量进行药品稀释使用,并结合成蚊监测结果确定喷雾频次。 (二)滞留喷洒。 根据蚊虫活动习性,对蚊虫栖息地和防蚊设施不完善的重点场所,如居民楼门洞、电梯门厅、楼道、地下室等室内场所,以及闲置屋内、户外冷巷等阴暗潮湿处墙面、家具背面、卫生死角、灌丛绿篱等处以杀虫剂喷洒处理。喷洒应全面充分,根据物体表面性质,以喷洒后湿而不滴为宜。 (三)绿篱技术。 根据白纹伊蚊喜栖息于室外植被阴凉环境的特点,采用低容量喷雾器将长效杀虫药剂(优先选用使用范围明确适用于绿篱处理的产品)喷洒在建筑物周围环境的灌木篱笆或植被叶片背面,以达到对蚊虫长期、有效的杀灭效果。 (四)热烟雾机。 对茂密的植物、杂物堆积场所的空隙、涵洞管道、密闭的空置房等处,可使用热烟雾机灭蚊。空阔地带、低矮绿化带、人口密集场所不使用热烟雾机灭蚊。 (五)雨天灭蚊。 降雨和气温会影响灭蚊效果,应考虑天气情况,针对不同场所采取合适的方式灭蚊。当降雨为持续中雨及以上等级时,室外场所不作业,室内重点场所正常开展超低容量喷雾灭蚊和滞留喷洒灭蚊。当降雨为持续小雨时,下水道、冷巷等部分室外重点场所可开展热烟雾机灭蚊,室内重点场所正常开展超低容量喷雾灭蚊和滞留喷洒灭蚊。当降雨为阵雨时,室外重点场所可在降雨间歇期开展灭蚊,一般在雨前至少30分钟或雨后晴朗至少30分钟后进行,室内场所正常开展超低容量喷雾灭蚊和滞留喷洒灭蚊。 (六)特殊环境处理。 相对密闭的空置屋、仓库、茂密的灌木丛、大量杂物堆放处等场所可使用热烟雾机灭成蚊;对于人员活动较少的大型杂物堆放地,如堆放的不锈钢厨具、建筑构件等特殊环境,可使用车载、手推式常量喷雾器施药,确保药物喷洒充分,喷洒作业时重点覆盖阴暗潮湿区域、物体背面、绿植叶背面以及可能存在积水的容器上方;对一些相对密闭的空置屋,在处理后,采用菊酯类等具有长效滞留效果的杀虫剂浸泡后的布封堵孔洞和缝隙,并定时补充喷洒药物维持防蚊效果。 灭蚊作业时,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裤并使用驱避剂以防蚊虫叮咬;注意防中暑,避免长时间暴晒,出现不适立即到阴凉处休息。灭蚊时需避开居民食物、宠物及鱼塘,若药物污染果树、蔬菜时经安全间隔期后方可采摘;禁止在水源地清洗器械,不得将药液倒入自然水体。作业期间严禁饮食,避免皮肤接触和吸入药物;结束后应立即更衣,彻底清洗可能接触药液的皮肤,防止中毒。 基孔肯雅热媒介伊蚊孳生地处置技术指引 孳生地清理是伊蚊防控最经济、可持续且环境友好的手段。各地应重点关注老旧城区、建筑工地、城中村、医疗机构、公园、花卉市场、废旧物资回收站等高风险场所,以及天台、空置屋、闲置地、内街小巷等高风险孳生环境,重点开展排查与清理,有效减低社区传播风险。 属地政府要组织相关部门,发动居民群众,开展彻底的室内外各类蚊虫孳生地清除。孳生地处置工作人员做好防蚊虫叮咬措施,如穿长袖衣裤、使用驱避剂等。 (一)家庭及个人工作场所。 对室内外孳生地进行清理,要重点关注水生植物、花盆托盘、水桶、闲置瓶罐、储水缸、院内排水沟等,主要采取翻盆倒罐、加盖、水培改为沙土种植植物、疏通水沟、投放灭蚊幼剂等方式。 (二)小区、单位、工地等公共区域。 对室内外孳生地进行清理,重点关注绿化带、停车场、垃圾或杂物暂存点、地下车库集水井、排水沟、楼梯间、楼房反墚及雨水沟、建筑物凹陷处等,主要采取清理卫生死角、翻盆倒罐、沙土填埋、投放灭蚊蚴剂等方式。 (三)公共场所及外环境。 重点关注绿化带、公共停车场、垃圾或杂物堆放点、废弃轮胎、市政管网的管道井、集水井、排水沟、楼梯间、楼房反墚及雨水沟、建筑物凹陷处等,主要采取清理卫生死角、翻盆倒罐、疏通和清除淤积、沙土填埋、投放灭蚊幼剂等方式。 (四)重点关注。 重点加强对空置屋尤其是城中村的露天老宅、户外垃圾、杂物堆放处、闲置地卫生死角等重点场所的孳生地清理,降低蚊虫孳生风险。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2025年8月22日 |
本文来源: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关于调整城区路灯开关灯时间的公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