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辉煌四十年】砥砺奋进四十载 筑梦景谷交通之变
来源:景谷发布 记者:李妍 杨永见 县交通运输局 时间:2025-09-25 阅读: |
发展经济,交通要先行;改善民生,交通来开路。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成立40年来,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批批景谷交通人披荆斩棘、砥砺奋进,以笃定的意志、大刀阔斧的魄力推动交通事业从蹒跚起步到飞速发展。现如今,国道省道遍布城乡,农村路网四通八达……挺起了景谷的发展骨架,连通着景谷人民的幸福生活,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交通基础设施之变--“有路走”“路好走”“走好路”的华丽变身 有路走。20世纪80年代初,景谷县交通基础十分薄弱,境内公路总长仅约500公里,无高速公路,国道有且仅有323国道,就连省道等干线公路也是数量少、标准低,农村更是鲜有硬化道路,路面多为泥土路或石子路。1983年春,云南省公路局投资20万元,景谷县自筹10万元,铺设城郊柏油路面5.30公里。1989年6月,省交通厅补助16万元,单位集资19.50万元,铺设城东威远江桥头岔口至凤岗盐矿、芒冒小河至松香厂柏油路面3公里。1997年12月,随着正兴镇黄草坝村土路修建完成,通上公路,景谷县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公路。 路好走。20世纪90年代开始,景谷县公路建设加速推进,致力于提高线路等级,提高路面等级,提高抗灾能力的测设、规划、改造。国道323线景谷至普洱段是景谷县连通市区重要的交通要道。1997年以前,该路段弯道多、路面狭窄,坑洼不平,市民坐客车到思茅正常摇摇晃晃走一天才能到达,如果遇到下雨或堵车,就只能在半路歇息,出行极为不便。1997年4月,该路段改建工程动工,全长95.04公里,其中景谷—昔喷改为二级公路,计划投资1.8亿元,2001年2月竣工试通车,基本解决景谷市民出行难题。进入21世纪,景谷公路建设持续提速,2008年,县境内有公路里程达4280.86公里,为景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交通基础。 “走好路”。永平镇芒费村大寨村民小组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傣族聚居村落,此前道路状况较差,每逢雨季,泥泞的道路让村民出行极为不便,农产品运输更是困难重重。2023年,景谷县将芒费大寨的道路硬化纳入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项目范畴。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施工,一条全长3.5公里平坦宽阔的硬化路贯穿芒费大寨。村民们出行更加便捷,村里的芒果、甘蔗等农产品运输成本大幅降低,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目前,全县公路总里程为6617.337公里,建成国道104.1公里、省道325.113公里、县道843.206公里、乡道756.881公里、村道4588.037公里,建成桥梁217座。实现建制村全覆盖通硬化路,3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通硬化路761个,硬化率达71.59%;全面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公路养护列养率达100%。启动了景宁高速、振景高速公路建设,有序规划临普铁路建设。 交通运输行业之变--“出行难”-“出行易”-“出行畅”的质效飞升 出行难。1980年,全县共有客运班车5辆,开往乡镇的班车根据旅客密度分单日班、双日班、三日班不等。人多,车少,路况差,人民群众出行极不方便,多数乡镇到县城需要5、6个小时,最远乡镇需9小时以上,1982年全县实现乡乡通客车。景谷县交通局运输老职工说:“就拿去碧安乡来说,120多公里全是土路,坑坑洼洼的,坐客车比走路快不了多少。遇到下雨天,路面泥泞不堪,车轮经常陷进去,司机和乘客得一起下来推车,折腾一整天都到不了是常有的事。车上更是挤得满满当当,连过道里都站满了人,行李堆得像小山,乘客们挤在一起,别提多难受了。从景谷县城到普洱、昆明,只有一条景普路,弯道大,行车速度慢,从早上出发晚上才能到普洱,要是去昆明,时间就更长,要2~3天,非常难受。” 出行易。到2015年,景谷全县各类营运客车共有393辆,全县141个行政村(社区)已通客车121个,行政村客车通达率为85.8%,广大人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始普及私家小轿车,货运已基本不受交通限制,无处不在,极大地助推了经济发展。 从景谷县城开客车到昆明的司机杨师傅对这段路程的变化深有体会。“那时候啊,跑一个单边需要2天左右,还是双卧铺车,男女老少旅客不可避免混坐一起,车内混乱不堪,各种难闻气味散发,出远门一次非常遭罪。后来,随着道路的改扩建项目实施,客运车辆进行换代更新由双卧改成单卧,又增加了白班车后,这种现象慢慢得到改善。到了2015年,实现了1天就能往返,节省了很多时间,提高了出行的效率。” 出行畅。2021年以来,景谷全面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新开城乡公交一体化班线3条,景谷—凤山、景谷—永平、景谷—正兴,增加景谷至永平班线15辆新能源营运车辆。开通了城市公交线路4条,便民服务4个乡镇群众出行,投入新能源城市公交车20辆,线路总长度40公里,年均客运量达50.62万人次,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出行便捷度。对县城城区内巡游出租车营运价格进行调整,明确规定了城区范围、收费标准。“这样的收费标准明明白白,乘客坐车也放心,我们拉活也省心,很少再有因为费用问题产生的纠纷了。”出租车司机刀师傅说道。 目前,全县网约车共179辆车,其中新能源有170辆,新能源车辆占比95%,实现了定点接送个性化服务,实现了建制村通客车、通邮政服务,农村物流服务覆盖率达100%。景谷县市民刘女士对现在网约车服务赞不绝口:“以前出门想打车,要么在路边等半天,要么打电话叫车还得等很久。自从有了网约车,用手机APP下单,附近的司机很快就接单了,几分钟就能到跟前,太方便了。特别是有时候带着老人和小孩出门,或者拎着很多东西,网约车能直接开到小区门口接送,比以前方便太多了。而且网约车的价格也比较透明,支付方式也多,微信、支付宝都能付,不用专门备现金,对我们老百姓来说太贴心了。” 科学规划交通蓝图--“补短板”-“攻项目”-“强服务”的创新提升 补短板。推进窗口服务优质化,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落细,办理行政许可审批957件。围绕“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和“大规模设备更新”等行业政策,全方位发力,有效促进行业发展新面貌,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优化公交线网和站点布局,推动网络约租车规范发展,推出金孔雀集团景谷分公司定制客运服务,车辆转型升级,购入10辆8+1和18+1新能源客车,开通景谷—普洱班线及宁洱高铁站延伸班线,逐步改善并满足农村出行多样化需求。 攻项目。加快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动项目建设,为全县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动临普铁路、高速公路建设,持续做好“四好”农村公路建设,构建内畅外联综合交通网络格局。扎实超前做好大理至临沧至普洱(景谷段)铁路项目前期服务工作,争取项目尽早落地建设。配合景宁高速建设,优化施工环境,协调征地矛盾;服务临沧至普洱铁路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启动勘察设计。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推动剩余项目复工。完成2025年32.18公里30户以上硬化路及云景路、老景普路改扩建、国防公路项目。编制“十五五”交通规划,争取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改造。 强服务。近年来,景谷不断强化公路执法和行业监管力度,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责任制,认真落实“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多种方式积极开展“爱路护路日”活动,全力打造优美畅通的道路环境。城市公交稳步发展,农村客运经营状况良好,全县交通运输事业实现历史性的突破,对招商引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修建一条公路,串联一路风景,带动一片产业,造福一方百姓。回眸40年,景谷交通从“末梢阻隔”迈向“内畅外联”,累计投入超80亿元,公路里程从4000公里跃至6614公里,织就全县交通发展“血脉网”。 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杨忠萍介绍:“今后5年,我们将积极配合做好高速公路、铁路建设要素保障工作,恢复振景高速建设,推进景宁高速建成通车,启动临沧至普洱(景谷段)铁路建设。推进省道227线永平至勐班段道路建设和省道S337线云仙至勐班公路(景谷段)、省道S227镇沅界—澜沧县段公路改建工程。完成所有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30户自然村全面通硬化路,实施一批建制村道路提升改造项目,实现建制村公路通双车道。重点推进云南景谷产业园区、76万吨化学浆技改项目对外快速通道和民乐铜矿资源路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全力优化全县路网提升,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交通力量。” |
本文来源:景谷发布 记者:李妍 杨永见 县交通运输局 |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理论学习】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学院2025年“送教上门”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村(社区)干部进修班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开班 |
|